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0-37页 |
1.化学振荡简介 | 第10-12页 |
2.B-Z化学振荡体系 | 第12-21页 |
·B-Z化学振荡反应发生的条件 | 第12页 |
·B-Z化学振荡体系的分类 | 第12-13页 |
·B-Z化学振荡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13-15页 |
·B-Z化学振荡反应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第15-21页 |
·在化学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3.液膜振荡器 | 第21-27页 |
·液膜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 第21-23页 |
·液膜振荡器的机理研究 | 第23-24页 |
·液膜振荡器的分类 | 第24-26页 |
·液膜振荡器的应用 | 第26-27页 |
4.展望 | 第27页 |
5.参考文献 | 第27-37页 |
第二部分 应用分析物脉冲微扰技术在乙酰丙酮-BrO_3~--Mn~(2+)-H_2SO_4化学振荡敞开体系中测定糠醛 | 第37-49页 |
1.摘要 | 第37页 |
2.引言 | 第37-38页 |
3.实验 | 第38-39页 |
·仪器 | 第38页 |
·试剂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4.结果和讨论 | 第39-45页 |
·各组分浓度的影响和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40-42页 |
·H_2SO_4浓度的影响 | 第40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0页 |
·MnSO_4的影响 | 第40页 |
·KBrO_3的影响 | 第40-41页 |
·乙酰丙酮的影响 | 第41-42页 |
·流速的影响 | 第42页 |
·糠醛的检测 | 第42-43页 |
·共存物质的干扰实验 | 第43页 |
·糠醛对Mn(II)-乙酰丙酮-KBrO_3-H_2SO_4敞开体系振荡反应机理的影响 | 第43-45页 |
·样品分析 | 第45页 |
5.结论 | 第45页 |
6.致谢 | 第45-46页 |
7.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第三部分 利巴韦林对KBrO_3-CH_2(COOH)_2-MnSO_4-H_2SO_4封闭体系的扰动 | 第49-61页 |
1.摘要 | 第49页 |
2.引言 | 第49-50页 |
3.实验 | 第50页 |
·仪器 | 第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4.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基本振荡图形 | 第50-51页 |
·各变量浓度的影响及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51-53页 |
·硫酸浓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溴酸钾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硫酸锰浓度的影响 | 第53页 |
·丙二酸浓度的影响 | 第5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3页 |
·振幅差值与利巴韦林浓度的线性关系 | 第53-54页 |
·共存物质的干扰 | 第54-55页 |
·方法比较 | 第55页 |
·可能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55-57页 |
·样品回收率实验 | 第57页 |
·实际样品检测 | 第57-58页 |
5.结论 | 第58页 |
6.致谢 | 第58页 |
7.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四部分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的新型液膜振荡器 | 第61-77页 |
1.摘要 | 第61页 |
2.引言 | 第61-62页 |
3.实验 | 第62-63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两种基本振荡模式 | 第63-64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64-66页 |
·其它变量的影响 | 第66-71页 |
·试验装置对液膜振荡的影响 | 第66-69页 |
·其他各组分种类及浓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经典液膜振荡机理 | 第71-72页 |
·本实验体系液膜振荡可能的机理 | 第72-74页 |
5.结论 | 第74-75页 |
6.致谢 | 第75页 |
7.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