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理论运用与创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华工出洋的主要港口:香港 | 第14-18页 |
一、华工取道香港出洋的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二、香港成为华工出洋大本营的完善 | 第15-18页 |
第三章 隐蔽无序时期:政策演变的开端(1853—1860) | 第18-29页 |
一、女子出洋的商榷 | 第19-22页 |
二、移民屯舍的建造 | 第22-24页 |
三、“中国乘客法案”的实施 | 第24-27页 |
四、“11号法案”的制定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合法有序时期:政策演变的推衍(1860—1904) | 第29-39页 |
一、港英政府争取华工出洋“合法化”的历程 | 第29-31页 |
二、禁止“契约移民” | 第31-34页 |
三、颁发移民出洋许可证 | 第34-35页 |
四、制订“1873年法案” | 第35-37页 |
五、设置“华民保护司”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没落转化时期:政策演变的终止(1905—1930) | 第39-47页 |
一、鼓励“自由移民” | 第39-41页 |
二、提倡“保全华工” | 第41-44页 |
三、建立“官方机构” | 第44-4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英汉人名对照表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