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前言 | 第10-26页 |
| ·土壤中镉的污染来源 | 第11-13页 |
| ·污水灌溉 | 第11-12页 |
| ·污泥农用 | 第12页 |
| ·大气沉降物的污染 | 第12页 |
| ·含镉肥料的施用 | 第12-13页 |
| ·土壤镉的污染危害 | 第13-18页 |
| ·土壤中镉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 第13-15页 |
| ·对人体的危害 | 第15页 |
| ·对植物体的危害 | 第15-18页 |
| ·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特征 | 第18页 |
| ·物理迁移 | 第18页 |
| ·物理化学迁移 | 第18页 |
| ·生物迁移 | 第18页 |
| ·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18-20页 |
| ·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 | 第18-19页 |
| ·土壤中有机质对重金属的络合或鳌合作用 | 第19页 |
| ·土壤 Eh 对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19页 |
| ·土壤的pH值对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19-20页 |
| ·生物转化对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20页 |
| ·土壤 CEC 对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20页 |
| ·土壤镉污染的控制措施 | 第20-26页 |
| ·物理措施 | 第20页 |
| ·生物措施 | 第20-21页 |
| ·植物修复技术 | 第20-21页 |
| ·微生物修复技术 | 第21页 |
| ·化学措施 | 第21-24页 |
| ·有机质对镉的生物有效性调控 | 第22-23页 |
| ·石灰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肥料的影响 | 第24页 |
| ·农业生态工程措施 | 第24-2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 ·供试土壤 | 第26页 |
| ·供试改良材料 | 第26页 |
| ·供试作物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 ·生物有效试验 | 第27-28页 |
|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 ·物料添加 | 第27页 |
| ·盆栽试验纪录 | 第27-28页 |
| ·土壤及植株分析 | 第28页 |
| ·恒温模拟培养试验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 ·土壤分析 | 第28-29页 |
| ·土壤中镉的形态分析 | 第28-29页 |
| ·土壤及其它原材料理化性质测定 | 第29页 |
| ·分析质量控制 | 第29页 |
|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7页 |
| ·不同调控剂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调控剂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效应比较 | 第31-38页 |
| ·生物量效应 | 第31-34页 |
| ·几种调控剂生物量效应的差异 | 第31-33页 |
| ·生物量差异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 ·调控剂对白菜镉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调控剂作用的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Cd的动态变化规律 | 第38-45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交换态镉动态变化 | 第38-39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碳酸盐结合态镉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有机态镉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残渣态镉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调控剂对黄壤中有效态镉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不同调控剂对镉形态分配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土壤镉的形态与作物吸收量的关系 | 第45-47页 |
| ·土壤各形态镉与白菜地上、地下部位福含量的相关关系 | 第45-46页 |
| ·有效态镉与植物吸收的关系 | 第46-47页 |
| 4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