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偏振模色散(PMD)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偏振模色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本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偏振模色散的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偏振模色散的概念 | 第12-13页 |
·差分群时延(DGD) | 第12-13页 |
·偏振模色散的形成原因 | 第13-15页 |
·双折射 | 第13-14页 |
·模式耦合 | 第14-15页 |
·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PSP) | 第15页 |
·高阶偏振模色散 | 第15-16页 |
·偏振模色散的统计特性 | 第16-18页 |
·一阶PMD 的统计特性 | 第16-17页 |
·二阶PMD 的统计特性 | 第17-18页 |
·PMD 的时频域定义的表达式 | 第18页 |
·偏振模色散的级联法则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偏振模色散的测量及补偿技术 | 第21-39页 |
·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 | 第21-25页 |
·干涉法 | 第21-22页 |
·波长扫描法 | 第22-23页 |
·琼斯矩阵本征分析法(JME) | 第23页 |
·邦加球法 | 第23-24页 |
·几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 第24-25页 |
·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技术 | 第25-35页 |
·电域补偿 | 第25-26页 |
·光域补偿 | 第26-29页 |
·光电结合补偿 | 第29页 |
·PMD 的前置补偿 | 第29-30页 |
·PMD 的后置补偿 | 第30-35页 |
·偏振模色散的模拟器 | 第35-38页 |
·PMD 模拟器的结构 | 第35页 |
·PMD 模拟器的原理 | 第35-36页 |
·PMD 模拟器的模拟与讨论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 第39-51页 |
·一阶PMD 的补偿原理 | 第39-40页 |
·二阶PMD 的补偿原理 | 第40-41页 |
·两级级联的高阶PMD 补偿分析 | 第41-43页 |
·三阶段高阶PMD 补偿分析与设计 | 第43-50页 |
·三阶段补偿的工作方式 | 第45页 |
·三阶段补偿的结构与控制算法 | 第45-47页 |
·三阶段高阶PMD 补偿的理论分析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 结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