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籍形态设计的雕塑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书籍形态概述 | 第10-30页 |
·书籍设计 | 第10-15页 |
·历史沿革 | 第10-13页 |
·设计之意 | 第13-15页 |
·书籍形态 | 第15-30页 |
·初期之态 | 第15-18页 |
·古书之态 | 第18-23页 |
·现今之态 | 第23-25页 |
·概念书籍 | 第25-30页 |
第二章 书籍形态之雕塑特征 | 第30-44页 |
·书籍形态的雕塑特征 | 第31-38页 |
·书籍形态与雕塑一样占有空间 | 第31-34页 |
·书籍形态与雕塑一样具有动态特征 | 第34-36页 |
·书籍形态与雕塑一样都是艺术形态 | 第36-38页 |
·书籍形态与雕塑形态的对比 | 第38-44页 |
第三章 书籍形态雕塑感的实现 | 第44-83页 |
·书籍形态雕塑空间设计概念的形成 | 第45-48页 |
·书籍形态之雕塑实体空间 | 第48-70页 |
·书籍图形之实体空间艺术 | 第48-51页 |
·书籍材质之实体空间艺术 | 第51-57页 |
·书籍造型之实体空间艺术 | 第57-70页 |
·书籍形态之无限空间 | 第70-78页 |
·书籍形态雕塑感的民族语言 | 第78-83页 |
第四章 书籍形态设计雕塑感的前景展望 | 第83-90页 |
·对书籍功能的扩展 | 第83-86页 |
·雕塑形态语言将加强对书籍的保护 | 第83-84页 |
·雕塑形态语言将扩展书籍的“纯艺术”美 | 第84-85页 |
·雕塑形态语言将增进书籍的实用功能 | 第85-86页 |
·书籍形态雕塑特征引发的设计思考 | 第86-90页 |
结语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