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BEK模型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淡水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一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16-27页 |
| ·一维水流模拟的差分格式 | 第16-18页 |
| ·Saint-Venant方程组 | 第16页 |
| ·一维ADI格式离散 | 第16-18页 |
| ·其他问题的处理 | 第18-22页 |
| ·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 ·闸坝等水工建筑物 | 第19-22页 |
| ·与地下水交换 | 第22页 |
| ·方程的求解 | 第22-27页 |
| ·一维ADI格式的稳定分析 | 第22-23页 |
| ·单一河道计算 | 第23-24页 |
| ·复杂河网计算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二维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7-44页 |
| ·二维浅水方程组 | 第27-28页 |
| ·二维方程组的离散 | 第28-33页 |
| ·计算网格设置 | 第28-29页 |
| ·ADI法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 ·Delft格式离散 | 第30-33页 |
| ·其他问题的处理 | 第33-34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 ·与地下水交换 | 第34页 |
| ·二维方程组的求解 | 第34-37页 |
| ·Stelling 格式的稳定分析 | 第34-37页 |
| ·Stelling 格式的数值求解 | 第37页 |
| ·一维二维格式结合 | 第37-44页 |
| ·动边界处理 | 第38-40页 |
| ·一维二维模拟结合的处理 | 第40-42页 |
| ·一维二维结合模型的优点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SOBEK 模型在生态需水量中的应用 | 第44-78页 |
| ·流域概况 | 第44-49页 |
| ·自然地理 | 第44-45页 |
| ·水文气象 | 第45页 |
| ·土壤类型 | 第45-46页 |
| ·自然资源 | 第46-49页 |
| ·模型输入 | 第49-52页 |
| ·一维模型的率定和校验 | 第52-59页 |
| ·河网概化 | 第52-55页 |
| ·一维模型率定 | 第55-57页 |
| ·一维模型校验 | 第57-59页 |
| ·二维模型的率定和校验 | 第59-66页 |
| ·二维计算范围界定 | 第59-61页 |
| ·湿地降雨及损失量的计算 | 第61-64页 |
| ·二维模型率定和校验 | 第64-66页 |
|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恢复计算 | 第66-76页 |
| ·湿地恢复目标 | 第67-70页 |
| ·工程措施 | 第70-71页 |
| ·黄河来水量预测 | 第71-72页 |
|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72-73页 |
| ·湿地恢复方案 | 第73-76页 |
| ·实现河口生态需水及湿地良胜发育的对策措施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