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基督教论文--对基督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导论第9-25页
 一、研究的论题及意义第9-15页
 二、若干关键词语的界定第15-17页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第17-20页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0-23页
 五、本文的思路及创新和局限第23-25页
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对古代宪政理念的传承第25-58页
 第一节 古代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第25-44页
  一、希伯来文化中的宪政因素对基督教的影响第25-28页
  二、古希腊宪政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第28-37页
  三、古罗马法制文明对基督教的影响第37-44页
 第二节 作为文化载体的基督教对宪政理念的传承第44-58页
  一、基督教在西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第44-52页
  二、教父学与神学自然法学说对宪政理念的传承第52-58页
第二章 宪政理念在与基督教神权的斗争中转型第58-75页
 第一节 中世纪中期以后的西欧社会第58-61页
  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第58-60页
  二、市民社会的精神第60-61页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宪政理念第61-66页
  一、文艺复兴第61-63页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宪政思潮第63-66页
 第三节 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第66-70页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和历程第66-68页
  二、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养成第68-70页
 第四节 新教与资本主义宪政的产生第70-73页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第70-71页
  二、新教旗帜下的资产阶级革命第71-73页
 第五节 古典自然法学家对基督教的批判第73-75页
  一、启蒙思想家不完全否定对基督教的信仰第73页
  二、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会黑暗统治的批判第73-74页
  三、启蒙思想家在对基督教会的批判中阐发资产阶级宪政思想第74-75页
第三章 “约”与人民主权第75-106页
 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的宪法地位第75-78页
  一、人民主权原则概说第75-76页
  二、人民主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第76-78页
 第二节 基督教之“约”的观念与源流第78-93页
  一、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约”第79-85页
  二、古希腊古罗马的“契约”和契约思想第85-90页
  三、中世纪的契约论第90-93页
 第三节 近代的社会契约论第93-106页
  一、早期资产阶级的契约论思想第93-97页
  二、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第97-106页
第四章 基督教文化与天赋人权论第106-140页
 第一节 基督教与天赋人权论的基础第106-115页
  一、天赋人权论的历史基础第106-110页
  二、天赋人权论的理论基础第110-115页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对权利观的影响第115-123页
  一、原罪与救赎第115-116页
  二、基督教的自由观第116-119页
  三、基督教的平等观第119-123页
 第三节 近代天赋人权论的基本内容第123-140页
  一、理性第124-128页
  二、自然法第128-133页
  三、自然权利第133-140页
第五章 教俗博弈与权力制约论第140-172页
 第一节 权力与古代权力制约思想第140-148页
  一、权力概说第140-143页
  二、古代的权力制约实践与理论第143-148页
 第二节 中世纪的教俗博弈与教会分权第148-156页
  一、基督教会的世俗权力第149-151页
  二、中世纪两个“二元分立”与分权第151-156页
 第三节 英国的分权实践与理论第156-166页
  一、自由大宪章与分权第156-160页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分权第160-166页
 第四节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第166-172页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第166-167页
  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第167-172页
第六章 基督教信仰主义与宪法至上性第172-200页
 第一节 信仰与基督教信仰主义第172-181页
  一、信仰概述第173-175页
  二、基督教的信仰主义第175-181页
 第二节 宪法至上第181-200页
  一、何谓宪法至上第182-184页
  二、宪法的“高级法”背景第184-192页
  三、宪法至上的法哲学基础第192-200页
结束语第200-205页
参考文献第205-210页
后记第210-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研究
下一篇: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