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钙质土壤特性及其重金属污染来源 | 第11-12页 |
1.1.2 钙质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第12-13页 |
1.2 重金属污染钙质土壤上的植物修复 | 第13-15页 |
1.2.1 植物修复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 第13页 |
1.2.2 龙葵在植物修复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5页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案与过程 | 第18-22页 |
2.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2.2.2 样品处理 | 第19-20页 |
2.2.3 植物生长性指标的测定 | 第20页 |
2.2.4 植物生理性指标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5 土壤溶液组成与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3.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2页 |
2.3.2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2-23页 |
2.4 质量控制 | 第23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钙质土壤上两种龙葵属植物的富集特征 | 第24-32页 |
3.1 不同浓度镉胁迫下两种龙葵属植物生长变化 | 第24-26页 |
3.2 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3.3 两种龙葵属植物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各器官对重金属富集能力 | 第27-28页 |
3.4 两种龙葵属植物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各器官对重金属转移特性 | 第28-30页 |
3.5 不同浓度镉胁迫下两种龙葵属植物临界镉含量探究 | 第30页 |
3.6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两种龙葵属植物修复过程中土壤溶液组成的差异分析 | 第32-39页 |
4.1 土壤溶液中pH、EC和 DOC含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4.2 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 | 第34-36页 |
4.3 两种龙葵属植物各器官Cd含量与土壤溶液组成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两种龙葵属植物富集镉的生理响应机制 | 第39-50页 |
5.1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 第39-45页 |
5.1.1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中叶绿素(Chl)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5.1.2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中超氧阴离子(OFR)含量变化 | 第40-41页 |
5.1.3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 | 第41-43页 |
5.1.4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5.1.5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中还原性谷胱肝肽(GSH)和氧化性谷胱肝肽(GSSG)含量变化 | 第44-45页 |
5.2 两种龙葵属植物叶片生理指标与叶片中镉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 第45-49页 |
5.3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0-51页 |
6.2 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