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面向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模式和设施布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绪论第9-2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内外轨道交通枢纽发展概况第12-16页
   ·国内轨道交通枢纽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16-22页
     ·从城市交通体系层面考虑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问题第17页
     ·从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自身建设方面考虑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第20-22页
   ·研究的目标及技术路线第22-23页
     ·研究的目标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5页
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和分级分类分析第25-45页
   ·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地位第25页
   ·轨道交通的特点第25-26页
   ·枢纽及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分析第26-32页
     ·换乘枢纽的概念第26-27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特点第27-30页
     ·轨道交通站点范围的界定第30-32页
   ·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类第32-39页
     ·国外换乘枢纽站的分类标准第32-33页
     ·国内换乘枢纽站的分类标准第33-39页
   ·分类体系的选择第39-45页
     ·两种分类体系的优缺点分析第39页
     ·分类体系的选择第39-45页
3、轨道交通枢纽客流交通组织及换乘衔接第45-77页
   ·客流交通需求特征第45-50页
     ·轨道站点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第45-48页
     ·轨道站点客流换乘方式比例分析第48-50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场站与交通组织第50-56页
     ·枢纽交通组织设计的理念第50-52页
     ·枢纽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与定位第52-54页
     ·枢纽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第54-55页
     ·场站设计与管理第55-56页
   ·轨道交通枢纽的换乘衔接模式分析第56-77页
     ·衔接影响因素第56-57页
     ·换乘衔接的原则第57页
     ·轨道交通间换乘第57-67页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第67-71页
     ·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换乘第71-73页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衔接总结第73-77页
4、轨道交通枢纽城市发展功能分析第77-98页
   ·公共中心区站点第77-85页
     ·公共中心区站点功能特征第77-84页
     ·换乘与设施的布局建议第84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84-85页
   ·交通枢纽区站点第85-90页
     ·交通枢纽区的站点功能特征第85-88页
     ·换乘与设施的布局建议第88-89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89-90页
   ·成熟居住区站点第90-92页
     ·成熟居住区站点功能特征第90页
     ·换乘与设施的布局建议第90-91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91-92页
   ·新城开发区站点第92-95页
     ·新城区开发站点功能特征第92-94页
     ·换乘与设施的布局建议第94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94-95页
   ·景观开放区站点第95-96页
     ·景观开放区站点功能特征第95页
     ·换乘与设施的布局建议第95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95-96页
   ·一般发展区站点第96-98页
     ·一般发展区站点功能特征第96页
     ·南京轨道交通枢纽换乘、土地利用控制建议第96-98页
5、轨道交通枢纽TOD 发展模式实例研究第98-123页
   ·TOD 综述第98-109页
     ·TOD 的起源第98-99页
     ·定义 TOD第99-107页
     ·TOD 的定义第107-109页
   ·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的启示与思考第109-114页
     ·对 TOD 研究的思考第109-112页
     ·我国城市规划在 TOD 方面的优势和忧虑第112-113页
     ·城市规划中TOD 策略的探讨第113-114页
   ·以南京为例的城市型TOD 开发方案以及邻里TOD 模式的地铁二号线站点周边 TOD 开发方案举例第114-123页
     ·南京发展城市 TOD 模式的选择与思路第114-115页
     ·推荐TOD 模式的相关准则与规定第115-119页
     ·地铁二号线站点周边 TOD 开发方案第119-123页
6、结论与展望第123-125页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第123-124页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9页
详 细 摘 要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梯度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下一篇:超细微粒灭火剂的表面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