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发展综述 | 第12-20页 |
·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特点及优势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3-18页 |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产生及现状 | 第18-20页 |
·桥梁工程抗震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抗震分析方法简介 | 第20-22页 |
·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桥梁抖振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桥梁风致振动研究的起源 | 第24-25页 |
·抖振响应分析方法、现状及评述 | 第25-2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2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动力特性及结构参变量影响分析 | 第29-44页 |
·引言 | 第29页 |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29-37页 |
·工程实例介绍 | 第29-31页 |
·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 第32-34页 |
·主缆的振动控制 | 第34-37页 |
·结构参数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7-42页 |
·主梁约束方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辅助墩的设置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加劲梁刚度的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桥塔刚度的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恒载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3 多点激励下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 第44-73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随机地震动输入及空间变化效应 | 第45-52页 |
·地震动输入功率谱的确定 | 第45-48页 |
·多点激励地震动空间变化效应 | 第48-50页 |
·地震波的类型及转换矩阵 | 第50-52页 |
·多点非一致激励结构动力程的建立及虚拟激励法求解 | 第52-54页 |
·结构响应的期望峰值计算 | 第54-55页 |
·实例响应和结果分析 | 第55-68页 |
·P波非一致激励 | 第55-59页 |
·SH波非一致激励 | 第59-64页 |
·SV波非一致激励 | 第64-68页 |
·阻尼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 第68-70页 |
·自锚体系和地锚体系的随机地震响应对比分析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4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 第73-93页 |
·引言 | 第73页 |
·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因素 | 第73-74页 |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运动方程 | 第74-75页 |
·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75-77页 |
·数值解法的基本思想 | 第75页 |
·精细逐步积分方法 | 第75-77页 |
·实例响应分析 | 第77-91页 |
·纵向地震波作用 | 第79-83页 |
·横向地震波作用 | 第83-87页 |
·竖向地震波作用 | 第87-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5 自锚式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抖振响应时域分析 | 第93-120页 |
·引言 | 第93-94页 |
·随机脉动风速场的模拟 | 第94-99页 |
·谐波合成法简介 | 第94-96页 |
·脉动风速谱的选取 | 第96-98页 |
·实例模拟 | 第98-99页 |
·气动力的时域化 | 第99-106页 |
·静风力 | 第100页 |
·抖振力的时域表达 | 第100-101页 |
·自激力的时域表达及待定系数的拟合 | 第101-106页 |
·抖振响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程序实现 | 第106-111页 |
·抖振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106-107页 |
·自激力的有限元模型 | 第107-109页 |
·抖振时域分析在ANSYS中的改进及实现 | 第109-111页 |
·实例分析及几种因素对抖振的影响 | 第111-119页 |
·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气动导数的处理 | 第111-113页 |
·几何非线性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侧向气弹效应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缆索上的脉动风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气动导纳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自然攻角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小结 | 第119-12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4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