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 ·我国农田CD、PB 污染的情况 | 第10-11页 |
| ·农田CD、PB 污染来源 | 第11-12页 |
| ·金属矿开采 | 第11页 |
| ·冶炼 | 第11页 |
| ·都市、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及污水、污物排放 | 第11-12页 |
| ·农事活动 | 第12页 |
| ·植物对CD、PB 的吸收和分配 | 第12-13页 |
| ·植物对CD 的吸收和分配 | 第12-13页 |
| ·植物对PB 的吸收和分配 | 第13页 |
| ·影响植物对CD、PB 吸收的主要因素 | 第13-15页 |
| ·植物的种间及品种间差异 | 第13页 |
| ·土壤PH 值和氧化还原状况 | 第13-14页 |
| ·根系吸收机能 | 第14页 |
| ·根系分泌物 | 第14页 |
| ·有机物和微生物 | 第14-15页 |
| ·CD、PB 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态 | 第15页 |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对CD、PB 的响应及其类型划分 | 第16-2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 ·供试品种 | 第16页 |
| ·试验处理 | 第16-17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18-26页 |
| ·CD、PB 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 第18-21页 |
| ·干物质积累 | 第21页 |
| ·CD、PB 不同浓度处理对植株体内CD、PB 积累、分配的效应 | 第21-24页 |
| ·不同小麦品种对CD、PB 响应的类型划分 | 第24-2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小麦对CD、PB 吸收和分配 | 第27-5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 ·供试品种 | 第27页 |
| ·试验处理 | 第27页 |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7-28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28-49页 |
| ·小麦CD、PB 吸收分配特点 | 第28-39页 |
| ·CD、PB 在小麦籽粒各部位的积累与分配 | 第39-42页 |
| ·CD、PB 在小麦主茎的积累与分配 | 第42-44页 |
| ·CD、PB 在小麦叶中的积累与分配 | 第44-48页 |
| ·小麦不同品种的籽粒CD、PB 浓度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 第48-4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CD、PB 胁迫对小麦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51-6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 ·供试品种 | 第51页 |
| ·试验处理 | 第51页 |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51-52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52-65页 |
| ·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52-59页 |
|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 ·对C、N 代谢的影响 | 第61-65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5-69页 |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69-73页 |
|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CD、PB 含量差异及CD、PB 吸收分配特点 | 第69-70页 |
| ·CD、PB 对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 ·CD、PB 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