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和谐世界”——当代人类的理想诉求 | 第10-15页 |
·“和谐世界”理念的丰富内涵 | 第10-13页 |
·“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的世界 | 第10-12页 |
·“和谐世界”是普遍安全的世界 | 第12页 |
·“和谐世界”是共同繁荣的世界 | 第12-13页 |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 第13-15页 |
·人类正步入构建和谐世界的机遇期 | 第13-14页 |
·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提出强烈的现实需求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际法—构建和谐世界的工具和保障 | 第15-20页 |
·以国际法谋求世界和谐的可行性 | 第15-17页 |
·国际条约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工具 | 第15-16页 |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保证实现世界和谐成为可能 | 第16-17页 |
·国际法是世界和谐的现实保障 | 第17-20页 |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 第18页 |
·国际法为国际和谐提供了一整套的机制建构 | 第18-20页 |
第3章 和谐世界背景下国际法的定义研究 | 第20-48页 |
·国际法的传统定义及其不足 | 第20-22页 |
·调整对象及其主体:国际法定义的首要因素 | 第22-37页 |
·国际法调整对象及其主体的传统理论 | 第23-24页 |
·现代国际法理论 | 第24-28页 |
·当代国际法理论 | 第28-30页 |
·思考与结论 | 第30-37页 |
·国际法的价值 | 第37-45页 |
·法的价值的含义 | 第37-38页 |
·传统的国际法的价值体系 | 第38-41页 |
·当代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分析 | 第41-45页 |
·国际法的实施保障问题—国际法由国际拘束力保障实施 | 第45-48页 |
·国际法的拘束力根植于国际法内在规定性—强制性 | 第45-46页 |
·从客观实在角度分析国际法拘束力的存在 | 第46-47页 |
·国际法的拘束力得以产生和持续的最根本原因 | 第47-48页 |
第4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理论的发展 | 第48-65页 |
·国家主权原则始终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础 | 第48-54页 |
·国家主权理论面临的挑战 | 第48-50页 |
·国家主权原则的新发展 | 第50-53页 |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 第53-54页 |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的补充和发展 | 第54-60页 |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的内涵 | 第54-55页 |
·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当代国际法中的体现 | 第55-57页 |
·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家主权 | 第57-60页 |
·国际合作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 第60-65页 |
·国际合作原则的提出、特征与定义 | 第60-61页 |
·国际合作与国际主权 | 第61-62页 |
·国际合作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 | 第62-64页 |
·中国与国际合作 | 第64-65页 |
第5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 第65-80页 |
·国际条约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 第65-72页 |
·有关国际条约法律地位的理论学说 | 第65-68页 |
·各国对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 | 第68-69页 |
·本文对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观点 | 第69-70页 |
·对我国处理国际条约法律地位问题的立法及司法建议 | 第70-72页 |
·国际条约的适用模式问题研究 | 第72-79页 |
·国际条约在国内法的适用模式及各国的立法实践 | 第73-74页 |
·个别转换和自动纳入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 第74-75页 |
·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实践 | 第75-76页 |
·对我国现行条约适用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 第76-79页 |
·私法主体不能直接援引国际条约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