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总体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2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锚地的概念、分类以及锚地规划的原则 | 第13-15页 |
·锚地的概念 | 第13页 |
·锚地的分类 | 第13页 |
·锚地规划的总原则 | 第13-15页 |
·必须满足港区、航道规划建设规模与国防建设的要求 | 第14页 |
·锚地的总体布局要统筹兼顾、合理可行 | 第14页 |
·锚地的规划布置应方便船舶的待泊、引航与进港 | 第14页 |
·锚地的布置应满足有关《规范》船舶安全锚泊的规定要求 | 第14页 |
·规划锚地的等级和规模应尽可能满足可能停泊船舶的锚泊要求 | 第14-15页 |
第3章 船舶在港口锚地锚泊安全性的因素分析 | 第15-18页 |
·锚泊水域 | 第15-16页 |
·港口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 第15-16页 |
·锚泊水域中主要影响船舶安全性的因素 | 第16页 |
·船舶特征 | 第16-17页 |
·锚泊过程 | 第17-18页 |
第4章 船舶泊地需求的研究 | 第18-28页 |
·泊地概念 | 第18页 |
·泊地的大小和形状 | 第18页 |
·泊地的分类 | 第18页 |
·操船水面 | 第18-19页 |
·停泊所需面积 | 第19-21页 |
·锚地锚泊船之间的距离 | 第21-23页 |
·单船实际锚位面积 | 第23-25页 |
·锚地的大小 | 第25-28页 |
·锚地容量 | 第25-26页 |
·基本锚地容量 | 第26页 |
·可能锚地容量 | 第26页 |
·实用锚地容量 | 第26-28页 |
第5章 港口锚地安全性研究的数学方法 | 第28-33页 |
·安全评价及安全系统工程方法 | 第28页 |
·锚泊船在港口锚地的安全模糊性 | 第28-29页 |
·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 第29-33页 |
·单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30-31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31-33页 |
第6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分析和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33-55页 |
·选择评价因素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影响锚泊船在港口锚地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 第34-40页 |
·自然环境 | 第34-36页 |
·水域环境 | 第36-39页 |
·船舶状况 | 第39-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1页 |
·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41-55页 |
·建立因素集 | 第41页 |
·建立评判集 | 第41页 |
·确立各评价指标隶属度 | 第41-48页 |
·评判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48-53页 |
·建立模型 | 第53-55页 |
第7章 曹妃甸港口锚地配布和设计的实例验证 | 第55-75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规划的目标 | 第55-56页 |
·曹妃甸港口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 | 第56-60页 |
·曹妃甸港口的地理环境 | 第56页 |
·曹妃甸港口的自然环境 | 第56-60页 |
·曹妃甸港口泊位分布与吞吐量规划和发展预测 | 第60-65页 |
·曹妃甸水域泊位分布与吞吐量规划 | 第60-64页 |
·曹妃甸港口吞吐量预测 | 第64-65页 |
·曹妃甸港口水域规划船型预测 | 第65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的布局和优化设计 | 第65-75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的选址 | 第66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的数量和容量大小 | 第66-70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的规划方案 | 第70-74页 |
·曹妃甸港口锚地安全性的评价 | 第74-75页 |
结 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评判指标权重调查表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