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序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基础理论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电子化行政立法的概念 | 第12-15页 |
一、电子化行政立法的主体范围 | 第13页 |
二、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客体范围 | 第13-14页 |
三、与信息公开制度和电子政府的关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电子化行政立法的背景 | 第15-18页 |
一、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 第15-16页 |
二、政治生活中的公众参与成为世界潮流 | 第16-17页 |
三、行政权的膨胀使政府承担繁重的行政立法职能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历史 | 第18-23页 |
一、美国行政立法的发展史 | 第18-20页 |
二、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发展脉络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因素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因素 | 第23-26页 |
一、行政机关 | 第23-25页 |
二、公众 | 第25-26页 |
三、网络信息技术 | 第26页 |
第二节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6-30页 |
一、行政机关和公众 | 第26-28页 |
二、行政机关对技术的使用 | 第28页 |
三、公众对技术的使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程序 | 第30-50页 |
第一节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宏观程序 | 第30-43页 |
一、通告 | 第31-36页 |
二、评论 | 第36-41页 |
三、公布 | 第41-43页 |
第二节 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微观程序 | 第43-50页 |
一、微观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二、解决微观程序问题的途径 | 第46-50页 |
第四章 我国对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借鉴 | 第50-69页 |
第一节 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50-54页 |
一、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推行电子化行政立法的意义 | 第54-60页 |
一、保障公众参与 实现民主政治 | 第54-56页 |
二、优化行政立法决策 提高行政规范操作性 | 第56-57页 |
三、提高行政立法效率 降低行政立法成本 | 第57-58页 |
四、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促进公众对行政规范的遵守 | 第58-60页 |
第三节 我国电子化行政立法制度的建构 | 第60-69页 |
一、我国实施电子化行政立法的可能性 | 第60-61页 |
二、构建我国电子化行政立法制度的具体计划 | 第61-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