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视角下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视角 | 第10-13页 |
(一) 科普、公众理解科学 | 第10-11页 |
(二) 科学传播、技术传播 | 第11-12页 |
(三) 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等 | 第12-13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一) 洁净煤技术简介 | 第13-14页 |
(二) 鄂尔多斯市简介 | 第14页 |
(三)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鄂尔多斯市传播洁净煤技术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一、科技传播研究之"为什么传播" | 第17页 |
二、鄂尔多斯市为什么需要洁净煤技术传播 | 第17-21页 |
(一) 鄂尔多斯市煤炭洁净生产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 鄂尔多斯市煤炭清洁消费的需要 | 第18-19页 |
(三) 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现状及评价 | 第21-31页 |
一、从问卷调查看传播现状 | 第21-24页 |
(一) 对洁净煤技术的了解情况 | 第21-22页 |
(二) 对污染的意识及对技术的态度 | 第22-23页 |
(三) 参与洁净煤技术传播的情况、意愿及建议 | 第23-24页 |
二、从技术应用情况看传播现状 | 第24-29页 |
(一) 煤炭洁净开采技术 | 第24页 |
(二) 煤炭加工技术 | 第24-25页 |
(三) 煤炭转化技术 | 第25-27页 |
(四) 煤炭洁净燃烧及发电技术 | 第27-28页 |
(五) 煤炭排弃物利用技术 | 第28-29页 |
(六) 煤炭非燃料利用技术 | 第29页 |
三、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现状总体评价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主要内容 | 第31-35页 |
一、科技传播研究之"传播什么" | 第31页 |
二、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主要内容分析 | 第31-35页 |
(一) 洁净煤技术知识本身 | 第31-32页 |
(二) 洁净煤技术的生态、环保意义 | 第32页 |
(三) 洁净煤技术的节能降耗意义 | 第32页 |
(四) 洁净煤技术对国家能源战略意义 | 第32-33页 |
(五) 洁净煤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 第33页 |
(六) 洁净煤技术的人身安全意义 | 第33页 |
(七) 洁净煤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主体和客体 | 第35-42页 |
一、传播主体 | 第35-38页 |
(一) 洁净煤技术传播主体概述 | 第35-37页 |
(二)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主体 | 第37-38页 |
二、传播客体 | 第38-40页 |
(一) 洁净煤技术传播客体概述 | 第38-39页 |
(二)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客体 | 第39-40页 |
三、传播主客体的二重性和双向互动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载体和途径 | 第42-47页 |
一、传播载体 | 第42-44页 |
(一) 洁净煤技术传播载体概述 | 第42-43页 |
(二) 鄂尔多斯市洁净煤技术传播载体 | 第43-44页 |
二、传播途径 | 第44-47页 |
(一) 政府部门促进洁净煤技术传播的途径 | 第44-45页 |
(二) 企业促进洁净煤技术传播的途径 | 第45页 |
(三) 公众及其他人员参与洁净煤技术传播的途径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 第52-53页 |
附表及附图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