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33页 |
·金属土壤腐蚀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金属土壤腐蚀研究的进展 | 第13-15页 |
·金属土壤腐蚀研究的复杂性 | 第15页 |
·土壤腐蚀 | 第15-19页 |
·土壤的特征 | 第15-17页 |
·土壤腐蚀类型 | 第17-19页 |
·微电池腐蚀 | 第17页 |
·宏电池腐蚀 | 第17-18页 |
·微生物作用的引起的腐蚀 | 第18-19页 |
·杂散电流腐蚀 | 第19页 |
·金属土壤腐蚀电化学机理及发展规律 | 第19-23页 |
·金属土壤腐蚀电化学机理 | 第19-22页 |
·电极电位 | 第19-20页 |
·金属土壤腐蚀的阴极过程 | 第20-21页 |
·金属土壤腐蚀的阳极过程 | 第21-22页 |
·金属土壤腐蚀随时间的发展规律 | 第22-23页 |
·影响金属土壤腐蚀的因素 | 第23-27页 |
·土壤因素 | 第23-26页 |
·土壤电阻率 | 第23页 |
·pH 值 | 第23-24页 |
·土壤含水量 | 第24页 |
·土壤含盐量 | 第24-25页 |
·土壤温度 | 第25页 |
·土壤中的微生物 | 第25页 |
·土壤质地与松紧度 | 第25页 |
·气候条件 | 第25-26页 |
·材料因素 | 第26-27页 |
·金属的化学稳定性 | 第26页 |
·材料成分的影响 | 第26-27页 |
·材料结构和组织 | 第27页 |
·试样的形状和大小 | 第27页 |
·金属表面状态的影响 | 第27页 |
·土壤腐蚀的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土壤腐蚀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腐蚀电位 | 第27-28页 |
·氧化还原电位 | 第28页 |
·极化曲线 | 第28-29页 |
·电化学阻抗谱 | 第29页 |
·表面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法 | 第2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SEM) | 第29-30页 |
·其他研究方法 | 第30页 |
·土壤腐蚀的防护 | 第30-31页 |
·防腐涂层保护 | 第30页 |
·阴极保护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31-33页 |
2 实验设计 | 第33-37页 |
·试验材料及试样的制备 | 第33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电化学测试样品制备 | 第33页 |
·试验土壤及其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试验土壤 | 第33-34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34页 |
·自腐蚀电位的测量 | 第34页 |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 第34-35页 |
·土壤pH 测试方法 | 第35页 |
·土壤硫酸盐还原菌的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6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6页 |
·极化曲线测试 | 第36页 |
·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36页 |
·腐蚀产物的清洗及失重的测量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71页 |
·硫酸盐还原菌对污染土壤中 Q235 钢腐蚀的影响 | 第37-45页 |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污染土壤中 Q235 钢腐蚀电位的变化 | 第37-38页 |
·污染土壤中 Q235 钢极化曲线和腐蚀电流的变化 | 第38-40页 |
·污染土壤中Q235 钢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第40-44页 |
·SEM 分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不同pH值的污染土壤中Q235钢的腐蚀规律 | 第45-51页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不同pH 值污染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 | 第46-48页 |
·不同pH 值污染土壤中Q235 钢极化曲线和腐蚀电流的变化 | 第48-49页 |
·不同pH 值污染土壤中 Q235 钢的腐蚀情况 | 第49页 |
·SEM 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污染土壤中当不同浓度的洗涤剂存在时Q235 钢腐蚀的规律 | 第51-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不同洗涤剂含量的污染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 | 第52-54页 |
·不同洗涤剂含量的污染土壤中阻抗图 | 第54-56页 |
·不同洗涤剂含量的污染土壤中 Q235 钢试件腐蚀速率 | 第56页 |
·SEM 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水平方向不同程度污染土壤中Q235 钢的宏电池腐蚀规律 | 第58-71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验土壤 | 第59-60页 |
·宏电池试验装置及实验内容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宏电池电流与电位的变化 | 第60-63页 |
·试验时间对宏电池腐蚀的影响 | 第63-66页 |
·宏电池的阴阳极面积比对腐蚀的影响 | 第66页 |
·宏电池阳极与自腐蚀试件的对比 | 第66-70页 |
·SEM 分析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4 结束语 | 第71-7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