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私人语言的涵义及其理论渊源 | 第11-20页 |
·私人语言的涵义 | 第11-12页 |
·私人语言的理论渊源 | 第12-20页 |
·私人语言的本体论基点——笛卡尔的心灵实体 | 第12-13页 |
·私人语言产生的直接理论根源——实指定义 | 第13-14页 |
·罗素的“亲知”理论 | 第14-16页 |
·维特根斯坦的唯我论 | 第16-20页 |
二 反私人语言论证 | 第20-30页 |
·对个人经验私人性的批判 | 第20-23页 |
·对“我”的语法分析 | 第21页 |
·对“知道”的语法分析 | 第21-23页 |
·对实指定义的批判 | 第23-26页 |
·克里普克对维特根斯坦反私人语言论证的解读 | 第26-30页 |
三 反私人语言论证的意义 | 第30-37页 |
·对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深化 | 第30-31页 |
·对身心问题的启示 | 第31-37页 |
·私人语言与他心问题 | 第31-34页 |
·私人语言与行为主义 | 第34-37页 |
结束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