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对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文章结构 | 第16-18页 |
一、文章结构及内容概要 | 第16页 |
二、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16页 |
三、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概述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太原市城中村概述 | 第18-19页 |
一、城中村的概念及特点 | 第18-19页 |
二、太原市城中村现状 | 第19页 |
第二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历史、现状 | 第19-24页 |
一、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历史 | 第19-21页 |
二、太原市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现状 | 第21-24页 |
第三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4-28页 |
一、传统医疗保险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缺陷 | 第25页 |
二、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限制 | 第25-26页 |
三、部分失地农民医疗保险观念淡薄、医疗风险意识不强 | 第26页 |
四、社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 | 第26-27页 |
五、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统一立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建立太原市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一、医疗保险的对象 | 第28-29页 |
二、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 | 第29页 |
三、医疗保险给付的条件与标准 | 第29-30页 |
四、医疗保险的管理 | 第30页 |
第二节 纳入市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0-33页 |
一、太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30-31页 |
二、将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纳入市级城镇医疗保险的可行性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一、太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34页 |
二、将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行性 | 第34-36页 |
三、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出路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建立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第37-39页 |
一、建立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目标 | 第37页 |
二、建立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原则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的构建 | 第39-43页 |
一、制度模式选择 | 第39-41页 |
二、制度模式内容 | 第41-43页 |
三、基金的管理 | 第43页 |
第三节 太原市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的补充体系 | 第43-47页 |
一、新型合作医疗 | 第43-44页 |
二、商业医疗保险 | 第44-45页 |
三、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政府在构建城中村失地农民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作用 | 第47-57页 |
第一节 政府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主体 | 第47-49页 |
一、明确社会保障主体的功能 | 第47页 |
二、确立政府的建构主体地位 | 第47-48页 |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要政府强力介入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一、改革征地制度 | 第49页 |
二、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 第49-51页 |
三、强化地方政府的就业引导功能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建立健全城中村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第52-54页 |
一、指导思想 | 第52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52-53页 |
三、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 第53-54页 |
四、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 | 第54页 |
第四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法律体系支持 | 第54-57页 |
一、尽快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 | 第55页 |
二、将征地补偿资金统一管理落实入法律制度 | 第55页 |
三、将政府积极促进就业列入城中村改造的法律法规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