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7-8页 |
| ·SoC设计的关键技术及设计方法 | 第8-11页 |
| ·嵌入式 SoC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 ·国外嵌入式 SoC研究的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国内嵌入式 SoC研究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VxWorks | 第14-28页 |
| ·VxWorks操作系统简介 | 第14-15页 |
| ·VxWorks操作系统启动流程分析 | 第15-16页 |
| ·VxWorks输入输出系统 | 第16-25页 |
| ·虚拟设备ttyDrv | 第18-20页 |
| ·输入系统 | 第20-22页 |
| ·输出系统 | 第22-25页 |
| ·VxWorks的中断处理 | 第25-26页 |
| ·VxWorks中断概念 | 第25-26页 |
| ·VxWorks中断处理流程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基于“龙腾 R2”嵌入式 SoC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50页 |
| ·“龙腾 R2”的微体系结构 | 第28-31页 |
| ·确定处理器的指令集系统结构 | 第28-29页 |
| ·“龙腾”处理器结构划分 | 第29-31页 |
| ·SoC功能分析及总体框架 | 第31-34页 |
| ·SoC的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 ·SoC的总体框架 | 第32-34页 |
| ·总线接口控制器 | 第34-39页 |
| ·PIU的功能描述 | 第34-35页 |
| ·PIU子模块的详细设计 | 第35-39页 |
| ·SRAM控制器 | 第39-41页 |
| ·功能描述 | 第39-40页 |
| ·SRAM控制器的详细设计 | 第40-41页 |
| ·中断控制器 | 第41-44页 |
| ·EPIC功能描述 | 第41-42页 |
| ·工作模式 | 第42页 |
| ·EPIC中断处理流程 | 第42-43页 |
| ·EPIC详细设计 | 第43-44页 |
| ·中央控制器 | 第44-47页 |
| ·CCU的功能描述 | 第44-45页 |
| ·CCU的详细设计 | 第45-47页 |
| ·串口控制器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SoC的仿真、综合及 FPGA原型验证 | 第50-67页 |
| ·SoC的仿真验证 | 第50-56页 |
| ·硬件仿真验证的策略 | 第50-53页 |
| ·基于应用程序的仿真验证 | 第53-56页 |
| ·SoC的逻辑综合 | 第56-60页 |
| ·综合的过程及方法 | 第56-58页 |
| ·综合的实施结果 | 第58-60页 |
| ·SoC的 FPGA原型验证 | 第60-66页 |
| ·验证平台硬件环境及验证策略 | 第60-62页 |
| ·SoC系统的布局布线 | 第62-63页 |
| ·原型验证板的配置方式 | 第63-64页 |
| ·原型验证的实施结果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论文总结 | 第67页 |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工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