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存废思考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设立之否定评析 | 第10-14页 |
一、否定之理由 | 第10-12页 |
二、否定之缺陷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设立必要性分析 | 第14-18页 |
一、保护持票人利益,免使出票人或承兑人坐享时效利益 | 第14-16页 |
二、防止讼累,节约当事人及社会成本 | 第16-17页 |
三、实现多重立法目的,推动票据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探究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各国及地区立法例比较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的理论思辩 | 第19-30页 |
一、新票据权利说 | 第19-21页 |
二、票据权利残留物说及票据权利变形物说 | 第21-22页 |
三、损害赔偿请求权说 | 第22-24页 |
四、票据法特别规定之请求权说 | 第24-25页 |
五、不当得利请求权说 | 第25-30页 |
第三章 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立法完善探索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立法分析 | 第30-35页 |
一、因记载事项欠缺能否享有利益返还请求权 | 第30-31页 |
二、因保全手续欠缺能否享有利益返还请求权 | 第31-32页 |
三、利益返还请求权返还的范围是否应与票据金额相当 | 第32页 |
四、利益返还请求权是否为民事权利 | 第32-33页 |
五、综合分析我国利益返还请求权的立法规定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与票据权利、基础权利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一、各种学说简介 | 第35页 |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应采绝对消灭说 | 第35-36页 |
三、票据权利丧失并不必然导致利益返还请求权产生 | 第36页 |
第三节 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完善 | 第36-40页 |
一、利益返还请求权纠纷的法院管辖问题 | 第36-37页 |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与转让 | 第37-38页 |
三、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履行地 | 第38页 |
四、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利息问题 | 第38-40页 |
五、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抗辩 | 第40页 |
六、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时效 | 第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