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概念 | 第12-13页 |
| ·管网中细菌繁殖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不同水处理技术在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常规水处理技术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 | 第14-15页 |
| ·预处理技术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 | 第15-16页 |
| ·深度处理技术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控制效果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第18-30页 |
|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18-20页 |
|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和可同化有机碳(AOC) | 第18页 |
| ·BDOC和AOC所表征有机物的特性 | 第18-19页 |
| ·BDOC和AOC与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关系 | 第19-20页 |
| ·生物可降解有机碳(BDOC)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 ·测定原理 | 第20页 |
| ·器皿与材料 | 第20-21页 |
| ·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可同化有机碳(AOC)的测定方法 | 第21-30页 |
| ·测定原理 | 第22-23页 |
| ·菌种 | 第23页 |
| ·适用范围 | 第23页 |
| ·干扰与消除 | 第23-24页 |
| ·药品和器材 | 第24-25页 |
| ·试剂和培养基的配置与预处理 | 第25页 |
| ·玻璃器皿的清洗 | 第25-26页 |
| ·接种液的制备 | 第26-27页 |
| ·待测水样的收集和预处理 | 第27页 |
| ·水样的接种和培养 | 第27页 |
| ·细菌的平板计数 | 第27-28页 |
| ·计算 | 第28页 |
| ·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 第3章 纳滤/反渗透对饮用水中 AOC的去除效果 | 第30-53页 |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 ·检测指标 | 第31页 |
| ·分析仪器 | 第31页 |
| ·纳滤/反渗透对常规水质指标的处理效果 | 第31-34页 |
| ·纳滤/反渗透装置的通量变化 | 第31-33页 |
| ·纳滤/反渗透对原水常规水质标准的去除效果 | 第33-34页 |
| ·纳滤膜对原水中 BDOC的去除效果 | 第34-35页 |
| ·纳滤/反渗透对原水中 AOC的去除效果 | 第35-51页 |
| ·随季节变化原水中AOC浓度的变化规律 | 第35-40页 |
| ·纳滤膜对原水中AOC的去除效果 | 第40-45页 |
| ·反渗透对原水中AOC的去除效果 | 第45-48页 |
| ·纳滤膜和反渗透对原水中AOC的去除效果比较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4章 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试验 | 第53-60页 |
| ·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 ·试验材料和装置 | 第53页 |
| ·预处理方法 | 第53页 |
| ·测定步骤 | 第53-54页 |
| ·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 | 第54-59页 |
| ·原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 | 第55-56页 |
| ·纳滤膜出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分子量分布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pH、TDS和硬度对纳滤/反渗透去除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影响 | 第60-87页 |
| ·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 ·pH值影响因素试验 | 第60页 |
| ·TDS影响因素试验 | 第60页 |
| ·硬度影响因素试验 | 第60-61页 |
| ·pH值的改变对 AOC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1-74页 |
| ·投加HCl后对AOC的去除效果 | 第61-64页 |
| ·投加NaOH后对AOC的去除效果 | 第64-73页 |
| ·讨论 | 第73-74页 |
| ·TDS的改变对 AOC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74-81页 |
| ·投加NaCl后对AOC的去除效果 | 第74-79页 |
| ·讨论 | 第79-81页 |
| ·硬度的改变对 AOC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81-85页 |
| ·投加CaCl_2后对AOC的去除效果 | 第81-85页 |
| ·讨论 | 第85页 |
| ·小结 | 第85-87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