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3页 |
·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途径 | 第13-14页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4-15页 |
·单晶硅材料 | 第15-19页 |
·硅的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硅材料的介绍 | 第16-17页 |
·直拉单晶硅 | 第17-18页 |
·区熔单晶硅 | 第18-19页 |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各向异性腐蚀法织构单晶硅电池绒面的基础理论 | 第23-28页 |
·单晶硅电池的绒面结构 | 第23-24页 |
·各向异性腐蚀原理及腐蚀机制模型 | 第24-25页 |
·金字塔绒面减反射效果理论分析模型 | 第25-26页 |
·绒面制备的工艺流程 | 第26页 |
·实验所用试剂及设备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异丙醇溶液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 | 第28-34页 |
·选题思想 | 第28页 |
·实验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添加异丙醇对单晶硅表面腐蚀的影响 | 第29-31页 |
·加入碳酸钠溶液对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制作的绒面的影响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表而织构的正交实验验证 | 第34-39页 |
·选题思想 | 第34页 |
·实验准备工作 | 第34页 |
·实验原理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加入硅酸钠溶液对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制作的绒面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一种新型腐蚀剂-醋酸钠溶液对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的作用 | 第39-47页 |
·选题思想 | 第39页 |
·实验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相同浓度醋酸钠溶液在同温度及不同时间的条件下对单晶硅片的腐蚀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醋酸钠溶液在相同时间及温度的条件下对单晶硅片表面的腐蚀 | 第41-43页 |
·相同浓度醋酸钠溶液在相同时间及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对单晶硅片表面的腐蚀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六章 强碱弱酸盐溶液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表面织构化的影响 | 第47-56页 |
·选题思想 | 第47页 |
·实验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加入醋酸钠溶液对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制作绒面的影响 | 第48-50页 |
·加入硅酸钠溶液对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制作的绒面的影响 | 第50-52页 |
·加入碳酸钠溶液对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制作的绒面的影响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总结及展望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