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的ZS城建有限公司的生产物流优化及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国内外企业物流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 第8-10页 |
·仿真技术在物流研究中的应用及现状 | 第10-12页 |
·课题背景、意义及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产物流相关理论 | 第15-24页 |
·企业物流概述 | 第15-17页 |
·物流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 第15-16页 |
·生产物流的组成及特点 | 第16-17页 |
·生产物流“平衡”的内涵与目标 | 第17-18页 |
·“平衡”原理 | 第18-19页 |
·生产物流系统“平衡”的意义 | 第19-20页 |
·工业工程的相关技术、方法 | 第20-23页 |
·时间研究 | 第20页 |
·工作抽样 | 第20页 |
·工艺程序分析 | 第20-21页 |
·操作分析 | 第21-22页 |
·动作分析 | 第22页 |
·其它相关方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ZS城建有限公司生产物流系统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生产物流系统研究原则 | 第24-25页 |
·生产物流系统分析 | 第25-31页 |
·市场状况与企业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生产与工艺流程分析 | 第26-28页 |
·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分析 | 第28-29页 |
·车间在制品库存情况分析 | 第29页 |
·生产设备以及物流工具设备分析 | 第29-31页 |
·生产瓶颈的确定 | 第31-33页 |
·瓶颈本质 | 第31-32页 |
·瓶颈的确定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约束理论的生产物流优化调度方案 | 第34-48页 |
·生产物流调度方法设计 | 第34-35页 |
·现场管理方面 | 第34页 |
·信息传递方面 | 第34-35页 |
·操作执行方面 | 第35页 |
·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优化模型 | 第35-38页 |
·串联子系统模型 | 第35-37页 |
·并联子系统模型 | 第37-38页 |
·基于约束理论“瓶颈分析”的调度机理 | 第38-42页 |
·串联/并联调度系统地实现 | 第38-41页 |
·串联/并联子系统调度机理 | 第41-42页 |
·生产物流系统调度规则与算法 | 第42-47页 |
·仿真调度在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 第42-44页 |
·生产物流调度规则 | 第44-45页 |
·调度、排序模型与求解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Flexsim的生产物流仿真优化研究 | 第48-64页 |
·Flexsim介绍 | 第48-49页 |
·离散事件仿真与企业物流优化 | 第49页 |
·Flexsim仿真优化技术 | 第49-50页 |
·生产物流优化仿真实例 | 第50-61页 |
·实际状态仿真研究 | 第50-54页 |
·问题及分析 | 第54-55页 |
·仿真优化研究 | 第55-61页 |
·仿真输出分析及意义 | 第61-63页 |
·仿真输出分析 | 第61-63页 |
·仿真输出意义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仿真优化及其评价 | 第64-70页 |
·系统瓶颈处理 | 第64-66页 |
·优化调整前后产量比较 | 第66-67页 |
·仿真评价和验证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论文结论 | 第70-71页 |
·课题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A. 人工仿真模拟数据及图表 | 第75-76页 |
A1. 模拟方案及数据结果 | 第75页 |
A2. 人工随机模拟图 | 第75-76页 |
附录B. Flexsim报表及仿真图 | 第76-80页 |
B1. 实际状态Flexsim仿真标准报表 | 第76-77页 |
B2. 生产物流优化后Flexsim仿真报表 | 第77-78页 |
B3. Flexsim仿真状态图——饼形图 | 第78-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