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画家、画论与园论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8页 |
| ·研究意义 | 第6页 |
| ·研究成果与方法 | 第6-7页 |
| ·论文框架图 | 第7-8页 |
| 第二章 诗画园一体论 | 第8-38页 |
| ·文人画与文人园 | 第8页 |
| ·山水画与文人园 | 第8-10页 |
| ·园中画与画中园 | 第10-19页 |
| ·品诗 | 第19-20页 |
| ·品画 | 第20-31页 |
| ·品园 | 第31-36页 |
| ·诗、画、园在创作方法上的异同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画论与园论 | 第38-49页 |
| ·谢赫:《古画品录》中的园论 | 第38-39页 |
| ·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中的园论 | 第39-41页 |
|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园论 | 第41-42页 |
|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园论 | 第42-43页 |
| ·王维:《山水论》中的园论 | 第43页 |
| ·王维:《山水诀》中的园论 | 第43-44页 |
| ·荆浩:《笔法记》中的园论 | 第44-45页 |
| ·林有麟:《素园石谱》中的园论 | 第45-46页 |
| ·沈心友等:《芥子园画谱》中的园论 | 第46-47页 |
| ·陈淏子:《花镜》中的园论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绘画散论中的园论 | 第49-73页 |
| ·宋代绘画散论中的园论 | 第49-53页 |
| ·元代绘画散论中的园论 | 第53-57页 |
| ·明代绘画散论中的园论 | 第57-61页 |
| ·清代绘画散论中的园论 | 第61-73页 |
| 第五章 画家参与造园 | 第73-88页 |
| ·王维:辋川别业 | 第73-74页 |
| ·李渔:半亩园、伊园、芥子园、层园 | 第74-76页 |
| ·倪瓒:狮子林 | 第76-78页 |
| ·石涛:片石山房 | 第78-81页 |
| ·顾文彬、顾承、任伯年:怡园(苏州) | 第81-82页 |
| ·叶洮:畅春园 | 第82页 |
| ·朗世宁、蒋友仁:圆明园西洋景区 | 第82-84页 |
| ·居巢、居廉:东莞可园 | 第84-85页 |
| ·陈式金、陈曦唐:江阴适园 | 第85-88页 |
| 第六章 造园家与绘画 | 第88-100页 |
| ·米万钟:勺园、漫园、湛园 | 第88-89页 |
| ·计成:《园冶》、影园 | 第89-92页 |
| ·文震亨:《长物志》、香草坨 | 第92-94页 |
| ·张涟:横云山庄、豫园、南湖岛烟雨楼假山 | 第94-96页 |
| ·张然:瀛台、玉泉、畅春、怡园(北京) | 第96-97页 |
| ·戈裕良:燕园、环秀山庄 | 第97-100页 |
| 附录Ⅰ 中国园林人物及理论 | 第100-104页 |
| 附录Ⅱ 相关画论年代表 | 第104-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