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5页 |
·菱角 | 第9-12页 |
·菱角的药用发展史 | 第9页 |
·菱角中有效成分的种类 | 第9-11页 |
·菱角的药理活性 | 第11页 |
·菱角的药用处方举例 | 第11-12页 |
·目前国内外对菱角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正交实验法 | 第12-14页 |
·中药提取常用的方法 | 第12-13页 |
·正交实验法的介绍 | 第13页 |
·正交实验法的应用 | 第13-14页 |
·抗癌中药新型制剂 | 第14-19页 |
·抗癌中药新剂型的发展 | 第14-17页 |
·胃漂浮片 | 第17-19页 |
·胃癌抑癌试验 | 第19-24页 |
·胃癌 | 第19-21页 |
·中药抗癌机理 | 第21页 |
·目前常用的抗癌药物筛选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胃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本文的开题依据与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正交实验法筛选菱角壳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 | 第25-40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9页 |
·总糖及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提取方法比较 | 第27-28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28-37页 |
·追加试验 | 第37-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页 |
·含量测定方法评价 | 第39页 |
·最佳提取工艺的优选及影响因素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菱角壳提取物体外、体内抑瘤试验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试剂及瘤株 | 第41页 |
·动物 | 第41页 |
·仪器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6页 |
·MTT试验 | 第42-43页 |
·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实验 | 第43-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菱角壳提取物的离体胃吸收实验及毒性实验研究 | 第49-53页 |
引言 | 第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9-50页 |
·试剂 | 第49页 |
·动物 | 第49页 |
·仪器 | 第49-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无糖K试液的配制 | 第50页 |
·离体胃吸收实验 | 第50页 |
·毒性实验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2页 |
·结果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胃漂浮片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 | 第53-79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试剂 | 第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73页 |
·测定方法 | 第54-56页 |
·处方考察预试验 | 第56-68页 |
·处方筛选 | 第68-73页 |
·质量标准 | 第73-75页 |
·胃漂浮片的大量制备 | 第73页 |
·质量标准检测 | 第73-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78页 |
·最佳处方及质量标准检测结果 | 第75-76页 |
·辅料种类及比例的影响因素 | 第76页 |
·溶出度方法的改进讨论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