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立论前提:作为语境的“罪刑法定”原则 | 第11-19页 |
·罪刑法定之政治学意义 | 第11-13页 |
·罪刑法定之缺陷及其弥补 | 第13-19页 |
2. 理论现状:晚近犯罪构成体系研究概览 | 第19-25页 |
·否定性评价——推倒重构说 | 第19-22页 |
·肯定性评价——通说完善说 | 第22-25页 |
3. 结构与功能:中国犯罪构成之体系性分析 | 第25-34页 |
·以结构功能主义为进路 | 第25-26页 |
·我国四要件平面体系的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犯罪认知体系的“共通”功能 | 第28-31页 |
·我国体系并非“先天缺陷” | 第31-34页 |
4. 比较考察:体系中涵蕴之方法论 | 第34-52页 |
·域外的考察:法系之间的比较 | 第34-46页 |
·自身的审视:中国体系的路向 | 第46-52页 |
结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后记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