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凹陷古近系层序格架内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1 引言第1-26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2-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技术发展趋势第19页
   ·研究基础、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基础条件第19-2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关键技术及研究路线第21-22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22-23页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第23-26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23-25页
     ·创新点第25-26页
2 成岩层序地层研究的基本理论第26-37页
   ·层序、成岩与原始沉积成岩环境第26-27页
   ·成岩层序的主控因素第27-30页
     ·构造因素第27-28页
     ·气候因素第28页
     ·A/S 比值的变化第28-30页
   ·层序地层与成岩作用第30-32页
     ·层序界面与成岩作用第30-31页
     ·高频层序与成岩作用第31-32页
   ·层序、沉积及成岩的自相似性第32-36页
     ·自相似性的沉积学基础第32-34页
     ·层序地层控砂的自相似性第34-36页
   ·层序成岩的自相似性第36-37页
3 成岩作用的层序地层背景第37-49页
   ·区域地质特征第37-38页
   ·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第38-41页
     ·构造演化特征第39-40页
     ·地层发育特征第40-41页
   ·层序地层格架第41-49页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第41-43页
     ·层序界面特征第43-46页
     ·层序地层构型特征第46-49页
4 层序的原始沉积成岩介质条件第49-68页
   ·水介质条件的地球化学指标第49-56页
     ·古盐度指标第50-52页
     ·EH 值指标第52-53页
     ·PH 指标第53-55页
     ·其它辅助指标第55-56页
   ·层序内的水介质特征第56-64页
     ·体系域内的地球化学分析第56-58页
     ·水介质的分布第58-64页
   ·层序的原始沉积成岩环境恢复第64-68页
     ·原始沉积成岩环境恢复标准第64-65页
     ·各层序的原始沉积成岩环境第65-66页
     ·原始沉积成岩环境模式第66-68页
5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第68-99页
   ·储层背景及成岩物质基础第68-74页
     ·储层类型第68-69页
     ·成岩物质特征第69-74页
   ·成岩阶段划分第74-83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74-80页
     ·成岩阶段划分第80-81页
     ·成岩区带的划分第81-83页
   ·成岩相的划分第83-86页
     ·划分标准第84页
     ·成岩相特征第84-85页
     ·成岩亚相特征第85-86页
   ·层序内成岩相构型第86-99页
     ·不同级次界面与成岩作用第86-88页
     ·层序内的成岩相构型模式第88-93页
     ·层序成岩相构型的成因机制第93-96页
     ·不同层序成岩相的空间展布第96-99页
6 层序成岩的演化及模式第99-118页
   ·成岩演化过程的时空分布第99-103页
     ·早成岩阶段第99-101页
     ·中成岩阶段第101-102页
     ·晚成岩阶段第102-103页
   ·层序埋藏史第103-104页
   ·层序成岩演化史第104-116页
     ·成岩演化序列第104-108页
     ·不同区带的成岩演化第108-112页
     ·不同水介质条件下的层序成岩演化第112-116页
   ·层序成岩综合模式第116-118页
7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研究及储层评价第118-146页
   ·成岩作用强度第118-128页
     ·各参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第118-121页
     ·各层序成岩强度特征第121-128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128-135页
     ·储层孔隙结构及类型特征第128-131页
     ·储层物性的平面展布特征第131-134页
     ·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布特征第134-135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第135-138页
     ·降低孔隙度的成岩作用第135-137页
     ·提高孔隙度的成岩作用第137-138页
     ·对储层影响不大的成岩作用第138页
   ·储层评价依据第138-141页
     ·成岩相与孔隙关系第138-139页
     ·储层划分的孔隙结构类型标准第139页
     ·沉积相带及砂体类型第139-140页
     ·储集性能第140页
     ·成岩作用的综合效应第140-141页
     ·储层综合评价标准第141页
   ·不同层序储层评价第141-146页
     ·沙四上层序储层评价第142页
     ·沙三下层序储层评价第142-143页
     ·沙三中层序储层评价第143-144页
     ·沙三上-沙二下亚段层序储层评价第144-146页
8 主要结论及认识第146-150页
   ·研究结论第146-149页
   ·讨论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5页
个人简历第155-15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水北调工程中代建制的准入研究
下一篇:从湿热痹证治研究痛风性关节炎--兼32例病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