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点 | 第8-9页 |
1.3 国内外虚拟企业工作流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研究虚拟企业工作流的意义 | 第11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5.2 论文主要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讨论 | 第13-21页 |
2.1 工作流管理技术 | 第13-16页 |
2.1.1 工作流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4页 |
2.1.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14-15页 |
2.1.3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 | 第15-16页 |
2.2 WEB服务技术 | 第16-19页 |
2.2.1 Web 服务概念 | 第16-17页 |
2.2.2 Web 服务架构 | 第17-18页 |
2.2.3 Web 服务关键协议 | 第18-19页 |
2.3 本体(ONTOLOGY) | 第19-20页 |
2.4 OWL-S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工作流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 | 第21-32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3.2 系统体系结构选择 | 第22-23页 |
3.3 系统分析设计 | 第23-26页 |
3.3.1 分布式引擎的通讯机制 | 第23-24页 |
3.3.2 企业应用集成方式分析 | 第24-26页 |
3.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26-30页 |
3.4.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3.4.2 系统体系结构 | 第27-30页 |
3.5 系统运行流程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工作流建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42页 |
4.1 工作流过程模型 | 第32-36页 |
4.2 图形化建模工具 | 第36-40页 |
4.2.1 建模工具的功能 | 第36页 |
4.2.2 建模工具主要界面 | 第36-38页 |
4.2.3 建模工具的实现技术 | 第38-40页 |
4.3 模型的保存与解析 | 第40-41页 |
4.4 过程定义的发布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机制及系统在企业中应用 | 第42-62页 |
5.1 工作流引擎 | 第42-45页 |
5.1.1 引擎调度算法 | 第42-44页 |
5.1.2 引擎与外界的交互 | 第44-45页 |
5.2 事务处理机制 | 第45-49页 |
5.2.1 工作流的异常处理机制 | 第45-46页 |
5.2.2 并发控制 | 第46-49页 |
5.3 工作流与WEB服务的组合过程 | 第49-56页 |
5.3.1 Qos 模型及GT、ST、SO 的描述 | 第49-51页 |
5.3.2 ST 与SO 的匹配策略 | 第51-56页 |
5.4 基于SOAP 的消息层 | 第56-57页 |
5.5 工作表管理器 | 第57-58页 |
5.6 企业应用 | 第58-62页 |
5.6.1 背景介绍 | 第58-59页 |
5.6.2 工作流管理技术在该项目中的应用 | 第59页 |
5.6.3 基于工作流的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 | 第59-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