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含义 | 第12-16页 |
第一节 代表性的观点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本文的观点 | 第13-16页 |
一、第一种观点的分析 | 第13页 |
二、第二种观点的分析 | 第13-14页 |
三、本文的观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比较考察 | 第16-25页 |
第一节 有关国家的立法 | 第16-19页 |
一、荷兰 | 第16-17页 |
二、英国 | 第17页 |
三、比利时 | 第17-18页 |
四、美国 | 第18页 |
五、法国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有关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 | 第19-21页 |
一、《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 | 第19页 |
二、《日内瓦商工会仲裁规则》 | 第19-20页 |
三、《日本商事仲裁规则》 | 第20页 |
四、《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 | 第20页 |
五、《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各国立法以及仲裁规则关于仲裁第三人规定的比较 | 第21-22页 |
一、当事人和第三人一致同意 | 第21页 |
二、仲裁庭同意 | 第21页 |
三、法院同意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我国仲裁第三人的立法以及仲裁规则 | 第22-25页 |
一、《仲裁法》 | 第22-23页 |
二、仲裁规则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现实需求与理论分歧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现实需求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理论分歧 | 第27-31页 |
一、反对方的理由 | 第27-28页 |
二、支持方的理由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 | 第31-43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31-39页 |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效益和公正 | 第31-34页 |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契约性和司法性 | 第34-38页 |
三、仲裁协议相对性的例外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实践操作 | 第39-43页 |
一、仲裁第三人的范围 | 第39页 |
二、仲裁第三人的加入 | 第39-41页 |
三、仲裁庭的组成 | 第41-42页 |
四、仲裁裁决的执行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