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前言 | 第12-20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供试材料与田间试验方案 | 第20-22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田间试验方案 | 第20-21页 |
·田间管理 | 第21-22页 |
·田间观察与室内产量性状考种项目 | 第22页 |
·生化测定取样方法与试样制备 | 第22页 |
·取样方法 | 第22页 |
·试样制备 | 第22页 |
·生化测定方法 | 第22-27页 |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 第22页 |
·粗蛋白的测定 | 第22-23页 |
·氨基酸的测定 | 第23页 |
·维生素E的测定 | 第23-24页 |
·维生素B_1(硫胺素)的测定 | 第24-25页 |
·维生素B_2(核黄素)的测定 | 第25页 |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 | 第25-26页 |
·钙、镁的测定 | 第26页 |
·铁、锰、铜、锌的测定 | 第26页 |
·硒的测定 | 第26-27页 |
·水分的测定 | 第27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页 |
·杂种优势的计算 | 第27页 |
·方差分析及广义遗传力估算 | 第27页 |
·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27页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118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对应亲本自交系的田间农艺性状观测结果 | 第27-29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对应亲本自交系的产量性状 | 第29-31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对应亲本自交系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 第31-77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31-44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水分含量的比较 | 第31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第31-35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维生素含量的比较 | 第35-36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硒含量的比较 | 第36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 | 第36-38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38-39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钙含量的比较 | 第39-40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镁含量的比较 | 第40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铁含量的比较 | 第40-41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锰含量的比较 | 第41-42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铜含量的比较 | 第42-43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间锌含量的比较 | 第43-44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44-61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水分含量的比较 | 第44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第44-49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维生素含量的比较 | 第49-50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硒含量的比较 | 第50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 | 第50-52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52-53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钙含量的比较 | 第53-54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镁含量的比较 | 第54-55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铁含量的比较 | 第55-57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锰含量的比较 | 第57-58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铜含量的比较 | 第58-59页 |
·各亲本自交系间锌含量的比较 | 第59-61页 |
·秋种和春种两次试验的综合方差分析 | 第61-72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乳熟期一些营养成分的积累动态 | 第72-77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乳熟期可溶性总糖和粗蛋白的变化规律 | 第72-74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乳熟期钙和镁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74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乳熟期铁、锰、铜、锌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74-77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77-90页 |
·必需氨基酸间的相关分析 | 第77-78页 |
·必需氨基酸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77-78页 |
·必需氨基酸间的偏相关分析 | 第78页 |
·各维生素间的相关分析 | 第78-79页 |
·各维生素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78-79页 |
·各维生素间的偏相关分析 | 第79页 |
·可溶性总糖、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79-82页 |
·可溶性总糖与粗蛋白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79-81页 |
·可溶性总糖、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81-82页 |
·各种维生素与可溶性总糖、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82-83页 |
·钙、镁、铁、锰、铜、锌、硒间的相关分析 | 第83-85页 |
·钙、镁、铁、锰、铜、锌、硒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83-84页 |
·钙、镁、铁、锰、铜、锌、硒间的偏相关分析 | 第84-85页 |
·各种矿质营养元素与维生素、可溶性总糖、粗蛋白、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间的简单相关分析 | 第85-87页 |
·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对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维生素、蛋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的通径分析 | 第87-90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亲子传递规律 | 第90-117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90-107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 第90-91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维生素含量的比较 | 第91-92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硒含量的比较 | 第92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 | 第92-95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粗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95-97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钙含量的比较 | 第97-99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镁含量的比较 | 第99-100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铁含量的比较 | 第100-102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锰含量的比较 | 第102-103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铜含量的比较 | 第103-105页 |
·各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与其对应亲本自交系锌含量的比较 | 第105-107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 第107-113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加性-显性效应推断 | 第113-114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亲子相关分析 | 第114-117页 |
·部分营养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估算 | 第117-118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118-12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22-127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的组配 | 第122页 |
·甜糯玉米与一般的甜玉米、糯玉米及普通玉米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122-123页 |
·三种类型甜糯玉米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123-124页 |
·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对应亲本的可溶性总糖含量 | 第124页 |
·彩玉米、黑玉米与黄玉米、白玉米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124页 |
·异隐纯合体杂交法组配甜糯玉米的特点 | 第124-125页 |
·各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125页 |
·甜糯玉米各营养成分含量的杂种优势 | 第125-126页 |
·各营养成分含量的亲子相关分析 | 第126页 |
·广义遗传力估算 | 第126页 |
·环境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