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处理器设计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网络处理器简介 | 第14-19页 |
·网络处理器的组成 | 第14-17页 |
·网络处理器的技术特征 | 第17-19页 |
§1.2 网络处理器设计的关键技术 | 第19-21页 |
·网络处理器设计面临的挑战 | 第19-20页 |
·关键技术分析 | 第20-21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21-2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 第24-32页 |
§2.1 网络处理器设计方法 | 第24-26页 |
·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工作负载的抽象模型 | 第25-26页 |
§2.2 并行处理技术 | 第26-29页 |
·体系结构开发 | 第26-27页 |
·并行性开发 | 第27-28页 |
·处理资源的动态调度 | 第28-29页 |
§2.3 高速报文缓冲 | 第29-30页 |
§2.4 协处理器和硬件加速 | 第30页 |
§2.5 其它研究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网络处理器设计空间开发框架YH-NPDF | 第32-50页 |
§3.1 YH-NPDF框架整体结构 | 第32-34页 |
·设计空间开发方法 | 第32-33页 |
·YH-NPDF框架组成 | 第33-34页 |
§3.2 RDPN网络应用模型 | 第34-37页 |
·模型描述 | 第34-36页 |
·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3.3 硬件体系结构参数化模型 | 第37-38页 |
§3.4 性能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模型延时 | 第38-39页 |
·吞吐率 | 第39-40页 |
·芯片面积 | 第40页 |
§3.5 基于整体退火遗传算法的设计空间搜索 | 第40-49页 |
·设计空间编码 | 第42-43页 |
·个体适应度评价 | 第43-44页 |
·遗传算子设计 | 第44-45页 |
·设计空间搜索算法 | 第45-46页 |
·性能分析 | 第46-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支持负载均衡和报文保序的报文并行调度 | 第50-72页 |
§4.1 报文并行调度模型 | 第50-55页 |
·报文并行调度的需求 | 第50-52页 |
·问题描述和性能评价标准 | 第52-53页 |
·针对Internet流量特性的调度思想 | 第53-55页 |
§4.2 基于F2CL的报文并行调度机制 | 第55-60页 |
·工作负载衡量 | 第55-56页 |
·F2CL重映射决策机制 | 第56-58页 |
·流Cache结构 | 第58-60页 |
·大流检测机制 | 第60页 |
§4.3 F2CL调度算法 | 第60-62页 |
§4.4 性能评价 | 第62-70页 |
·F2CL控制参数影响度分析 | 第62-67页 |
·αβ参数调节 | 第67-69页 |
·与同类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高速报文缓冲技术 | 第72-104页 |
§5.1 报文缓冲模型 | 第72-75页 |
§5.2 基于PIPO的多通道报文缓冲技术 | 第75-84页 |
·PIPO缓冲模型 | 第76-78页 |
·存储访问策略 | 第78-79页 |
·流水输入调度 | 第79-82页 |
·并行输出调度 | 第82-84页 |
§5.3 PIPO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84-100页 |
·理论分析 | 第84-91页 |
·模拟结果 | 第91-98页 |
·进一步讨论 | 第98-100页 |
§5.4 PIPO的实现结构 | 第100-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网络处理器原型设计与实现 | 第104-118页 |
§6.1 芯片原型的总体设计 | 第104-113页 |
·硬件设计 | 第104-111页 |
·软件设计 | 第111-112页 |
·原型系统开发流程 | 第112-113页 |
§6.2 验证平台设计 | 第113-114页 |
§6.3 关键技术验证 | 第114-116页 |
§6.4 本章小结和进一步讨论 | 第116-118页 |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5-136页 |
附录A 报文并行调度模拟器 | 第136-138页 |
附录B 流量trace获取与分析 | 第138-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