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可重构系统及其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动机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背景知识及研究现状 | 第16-29页 |
·动态可重构系统 | 第16-22页 |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6-19页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9-22页 |
·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技术 | 第22-24页 |
·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3-24页 |
·遗传算法 | 第24-28页 |
·概述 | 第24-25页 |
·遗传算法的实现技术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 第29-41页 |
·Xilinx FPGAs | 第29-31页 |
·开发平台介绍 | 第31-33页 |
·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方法 | 第33-36页 |
·动态可重构编程模型 | 第34-35页 |
·动态部分重构的开发 | 第35-36页 |
·动态可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40页 |
·系统设计 | 第36-37页 |
·系统实现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方法研究 | 第41-51页 |
·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概述 | 第41-44页 |
·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方法 | 第41-43页 |
·改进的循环计算位宽管理方法 | 第43-44页 |
·位宽变化曲线 | 第44-45页 |
·循环计算的位宽变化分析 | 第45-47页 |
·位宽变化的理论分析 | 第45页 |
·位宽变化的运行时分析 | 第45-47页 |
·动态位宽管理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动态位宽管理算法实现及实验 | 第51-60页 |
·动态位宽管理算法描述 | 第51-52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位宽管理算法实现 | 第52-55页 |
·编码方法 | 第52-53页 |
·选择操作 | 第53页 |
·交叉操作 | 第53-54页 |
·变异操作 | 第54-55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位宽管理算法 | 第55-57页 |
·循环计算的位宽管理框架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