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0-1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四、数据统计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20页 |
一、冠心病心气虚证组与非心气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TH水平比较 | 第16-17页 |
二、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血浆TH水平与心功能级别相关分析 | 第17-19页 |
三、冠心病心气虑证患者血浆NE、E水平比较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5页 |
1 中医学对心气虚证的认识 | 第20-22页 |
2 中西医对甲状腺激素的认识 | 第22-26页 |
3 心气虚证与甲状腺激素(TH)的关系探讨 | 第26-31页 |
·心气虚证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及意义 | 第26-29页 |
·心气虚证患者血浆儿茶酚胺(CA)的变化及意义 | 第29-30页 |
·心气虚证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心功能级别的关系 | 第30-31页 |
4 辨证论治中的"证"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第31-33页 |
5 对气虚证治疗的展望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心气虚证研究近况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