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爆破地震波特性与震动信号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爆破地震波特性研究 | 第12页 |
·爆破震动信号分析技术 | 第12-17页 |
·爆破震动对建(构)筑物的破坏机理 | 第17-20页 |
·建(构)筑的地震破坏影响因素 | 第17页 |
·地震对建(构)筑物破坏机理的研究与进展 | 第17-19页 |
·基于能量概念的建(构)筑物爆破震动破坏机理 | 第19-20页 |
·爆破震动安全判据与危害控制 | 第20-2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爆破地震信号的HHT分析法 | 第25-49页 |
·概述 | 第25页 |
·HHT方法 | 第25-35页 |
·经验模态分解(EMD)原理与算法 | 第25-27页 |
·Hilbert变换与Hilbert谱 | 第27-34页 |
·HHT法的优越性 | 第34-35页 |
·HHT法的仿真实例 | 第35-37页 |
·基于HHT的爆破震动信号分析 | 第37-42页 |
·HHT法研究的有关问题 | 第42-43页 |
·分解方法 | 第42-43页 |
·信号的物理解释 | 第43页 |
·端点效应 | 第43页 |
·信号长度的选取 | 第43页 |
·HHT法的完备性与正交性 | 第43-47页 |
·完备性的验证 | 第43-44页 |
·正交性 | 第44-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爆破震动信号小波分析与HHT变换比较 | 第49-81页 |
·概述 | 第49页 |
·爆破震动信号时频分析 | 第49-58页 |
·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 第49-51页 |
·短时傅立叶变换(Short Fourier Transform) | 第51页 |
·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 第51-54页 |
·HHT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 | 第54-58页 |
·爆破震动信号的小波分析与 HHT变换 | 第58-80页 |
·信号的分解过程及信息重构 | 第58-67页 |
·信号的频谱分析 | 第67-69页 |
·信号突变检测 | 第69-72页 |
·信号的分辨率对比 | 第72-73页 |
·消噪与滤波 | 第73-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硐室大爆破震动特征分析 | 第81-103页 |
·概述 | 第81页 |
·爆破震动监测系统 | 第81-82页 |
·爆破震动信号分析 | 第82-102页 |
·工程背景 | 第82-83页 |
·大爆破震动监测 | 第83-85页 |
·基于HHT方法的震动特征分析 | 第85-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建(构)筑物受震破坏机理 | 第103-119页 |
·概述 | 第103页 |
·建(构)筑物受爆破震动破坏的形式和因素 | 第103-104页 |
·能量破坏机理 | 第104-107页 |
·能量反应方程 | 第104-105页 |
·瞬时输入能量 | 第105-107页 |
·瞬时输入能量的计算 | 第107页 |
·爆破震动特性对建(构)筑物破坏的影响 | 第107-118页 |
·爆破震动3要素对建(构)筑物破坏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地基场地特性对建(构)筑物作用的分析 | 第112-115页 |
·爆破地震累积作用 | 第115-117页 |
·建(构)筑物本身特性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六章 爆破震动安全评估 | 第119-141页 |
·概述 | 第119页 |
·爆破震动统一安全判据 | 第119-124页 |
·能量判别原理 | 第119-120页 |
·瞬时输入能量的等效速度 | 第120-121页 |
·爆破震动EVE判别法的计算过程 | 第121-122页 |
·有关系数的选取 | 第122-124页 |
·工程实例分析 | 第124-135页 |
·分析一 | 第124-132页 |
·分析二 | 第132-135页 |
·基于能量破坏机理的爆破震动危害控制 | 第135-136页 |
·能量均衡控制爆破 | 第136-140页 |
·概况 | 第136-137页 |
·能量均衡控制爆破 | 第137页 |
·监测与分析 | 第137-140页 |
·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5页 |
·本文结论 | 第141-144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0页 |
附录 | 第160-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183-184页 |
1.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3-184页 |
2. 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84页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