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意义 | 第10-11页 |
·气-固两相流普遍性及参数检测的意义 | 第10页 |
·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的难点 | 第10-11页 |
·颗粒流动参数(速度、流量)测量方法 | 第11-19页 |
·直接式测量法 | 第11-14页 |
·间接式测量方法 | 第14-19页 |
·结语 | 第19页 |
·基于气-固两相流静电现象的流动参数检测方法 | 第19-23页 |
·颗粒质量流量测量 | 第19-20页 |
·颗粒浓度测量 | 第20-21页 |
·颗粒速度测量 | 第21-22页 |
·电荷层析成像技术 | 第22-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气-固两相流静电现象及静电传感器测量原理 | 第30-42页 |
·气-固两相流颗粒静电现象 | 第30-32页 |
·粉体颗粒特性及其起电机理 | 第30-31页 |
·气力输送粉体颗粒静电量的影响因素 | 第31页 |
·气力输送粉体颗粒静电化危害与应用 | 第31-32页 |
·静电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 第32-40页 |
·静电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种类 | 第32-33页 |
·圆环状静电传感器的特点 | 第33-34页 |
·圆环状静电传感器理论测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34-38页 |
·一种改进的静电传感器测量模型 | 第38-39页 |
·静电传感器探头设计与材料选择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有限元仿真 | 第42-62页 |
·计算机仿真建模思想的提出 | 第42-43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43-46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静电场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44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44页 |
·静电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 | 第44-46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传感特性分析 | 第46-60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空间灵敏度特性分析 | 第46-50页 |
·静电传感器灵敏度分布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7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空间滤波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绝缘管静电化对静电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及系统动态特性标定 | 第62-75页 |
·引言 | 第62页 |
·静电传感器等效电路 | 第62-63页 |
·静电传感器敏感元件等效电路 | 第62-63页 |
·静电传感器实际等效电路 | 第63页 |
·静电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63-69页 |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的必要性 | 第63-64页 |
·静电传感器两种接口检测电路 | 第64-67页 |
·静电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67-69页 |
·静电传感器系统动态特性及标定试验 | 第69-74页 |
·静电传感器频率响应特性 | 第69-71页 |
·静电传感器动态标定试验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加压密相气力输送试验系统简介 | 第75-80页 |
·试验装置 | 第75-77页 |
·加压密相气力输送研究的意义 | 第75页 |
·加压密相气力输送试验装置 | 第75-77页 |
·测量装置 | 第77-78页 |
·试验方法和条件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第六章 基于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效应的颗粒速度测量方法研究 | 第80-97页 |
·引言 | 第80页 |
·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颗粒速度测量基本原理 | 第80-82页 |
·空间滤波法速度测量原理 | 第80-81页 |
·空间滤波法速度测量的几点说明 | 第81-82页 |
·空间滤波颗粒平均速度测量方法误差分析 | 第82-85页 |
·平均流速无量纲校正因子k | 第82-85页 |
·幅频特性曲线峰值位置分辨率的影响 | 第85页 |
·重力输送颗粒速度测量试验 | 第85-93页 |
·试验系统 | 第85-86页 |
·静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86-88页 |
·几何特征常数测试 | 第88-89页 |
·不同径向位置上滤波法速度测量值与自由落体速度比较 | 第89页 |
·颗粒截面分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89-92页 |
·颗粒流平均速度测量试验研究 | 第92-93页 |
·加压密相气力输送颗粒速度测量试验研究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
第七章 基于模糊规则的多模型固相质量流量软测量研究 | 第97-109页 |
·引言 | 第97页 |
·静电传感器软测量系统架构及信号特征提取 | 第97-100页 |
·软测量系统架构 | 第97-99页 |
·静电感应信号特征提取 | 第99-100页 |
·基于模糊规则的多模型固相流量软测量模型 | 第100-105页 |
·模型的定义 | 第100-101页 |
·模型参数辨识 | 第101-105页 |
·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推理 | 第105页 |
·颗粒流量测量试验研究 | 第105-107页 |
·重力输送颗粒流试验结果 | 第105-106页 |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颗粒流试验结果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第八章 加压密相气力输送煤粉荷电特性试验研究 | 第109-115页 |
·引言 | 第109页 |
·试验方法和条件 | 第109-110页 |
·试验装置与输送粉体 | 第109-110页 |
·测量程序 | 第110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3页 |
·输送浓度对煤粉颗粒荷电特性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输送气体表观速度对煤粉颗粒荷电特性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15-116页 |
·工作展望 | 第116-117页 |
发表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