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影艺术论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戏曲电影释义 | 第9-13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戏曲电影研究述评 | 第15-24页 |
·现有戏曲电影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现有戏曲电影观念评说 | 第16-22页 |
·样式为何 | 第16-20页 |
·体用关系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艺术的重建:兼与舞台戏曲之比较 | 第24-46页 |
·戏曲电影的媒介特性 | 第24-34页 |
·传播媒介与戏曲电影的历史生成 | 第24-28页 |
·大众媒介语境 | 第24-26页 |
·名伶明星效应 | 第26-28页 |
·运动的影音:戏曲电影的艺术媒介 | 第28-34页 |
·舞台戏曲的艺术媒介 | 第28页 |
·戏曲电影的艺术媒介 | 第28-34页 |
·戏曲电影的感知特点 | 第34-41页 |
·“在电影上看戏”论 | 第34-36页 |
·观点 | 第34-35页 |
·原因 | 第35-36页 |
·评价 | 第36页 |
·看戏的幻化:戏曲电影的感知特点 | 第36-41页 |
·视听直观性 | 第37-38页 |
·观众在场的缺席性 | 第38-39页 |
·观众的认同心理 | 第39-40页 |
·理智的沉醉 | 第40-41页 |
·戏曲电影的“去场合”性 | 第41-45页 |
·“去场合”的观念 | 第42页 |
·“去场合”的戏曲表演 | 第42页 |
·几种特殊场合及其释疑 | 第42-45页 |
·“茶楼戏园”式和“混合戏院”式 | 第43页 |
·“酬神电影”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戏曲艺术:戏曲电影类的个性的关键成因 | 第46-64页 |
·戏曲表演是核心元素 | 第46-51页 |
·扮演与故事 | 第46-48页 |
·写意与写实 | 第48-51页 |
·其它元素的特别处理 | 第51-62页 |
·布景造型与空间效果 | 第51-57页 |
·“平远”的空间 | 第51-54页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第54-57页 |
·镜头与节奏 | 第57-59页 |
·“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的运用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互体互用:戏曲电影“体”“用”的辩证关系 | 第64-69页 |
·体用观念 | 第64-65页 |
·“互体互用”的戏曲电影理论架构 | 第65-68页 |
·包含“戏曲电影”的中国电影分类图式 | 第65-66页 |
·“两条线索”与戏曲电影的本体呈现 | 第66-67页 |
·戏曲电影本体的确认及其意义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9-71页 |
戏曲电影研究索引 | 第71-76页 |
相关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一 关于媒介与媒介决定论 | 第78-81页 |
附录二 本文所参考的戏曲电影目录 | 第81-83页 |
附录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第83-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