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指纹与人脸识别相关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1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概述第9-12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应用前景第9-11页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系统模型与技术指标第11-12页
   ·指纹识别技术第12-16页
     ·指纹的基本特征第12-14页
     ·自动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4-15页
     ·指纹识别技术研究的难点第15-16页
   ·人脸识别技术第16-20页
     ·自动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17-19页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的难点第19-20页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内容第20-2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页
     ·论文的内容与结构第20-21页
2 指纹图像的预处理第21-39页
   ·指纹图像预处理技术概述第21页
   ·图像去噪及灰度规范化处理第21-23页
     ·图像平滑去噪第22页
     ·灰度统计归一化第22-23页
   ·指纹图像的方向场与频率场第23-29页
     ·概述第24页
     ·方向场的计算第24-28页
     ·频率场的计算第28-29页
   ·指纹图像的模式域与背景域的分割第29-34页
     ·灰度方差分割算法第29-30页
     ·改进的灰度统计分割算法第30-32页
     ·方向图分割算法第32页
     ·复合分割算法第32-34页
   ·指纹图像增强第34-36页
     ·概述第34页
     ·基于方向场和频率场的脊线Gabor滤波增强第34-36页
   ·指纹图像的二值化处理第36-37页
     ·自适应局部阈值二值化第36-37页
     ·值化后处理第37页
   ·实验结果与结论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指纹图像的细化及特征提取第39-49页
   ·概述第39页
   ·指纹图像的细化第39-42页
     ·基本概念第40页
     ·全并行细化算法第40-41页
     ·SPTA细化算法第41-42页
     ·实验分析第42页
   ·细化后处理第42-45页
     ·毛刺删除第43页
     ·短线删除第43-44页
     ·断线连接第44-45页
     ·小孔去除第45页
   ·指纹图像细节特征提取第45-46页
   ·实验结果与结论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第49-59页
   ·概述第49页
   ·人脸图像几何预处理第49-54页
     ·几何变换第49-51页
     ·灰度插值第51-53页
     ·实验结果第53-54页
   ·人脸图像灰度预处理第54-58页
     ·图像平滑去噪第54页
     ·基于灰度的光照补偿处理第54-58页
   ·人脸库实验测试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人脸区域确定与轮廓提取第59-75页
   ·概述第59-60页
   ·基于模板的人脸区域确定第60-64页
     ·人脸模板形状确定第61-62页
     ·人脸模板参数确定第62-63页
     ·实验结果第63-64页
   ·图像的边缘检测第64-69页
     ·边缘检测算子第64-68页
     ·实验分析第68-69页
   ·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人脸轮廓提取第69-73页
     ·人脸图像的初始化第70页
     ·人脸轮廓的Canny边缘检测提取第70页
     ·人脸轮廓提取算法的改进第70-73页
   ·实验结果与结论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87页
 附录A FVC2002指纹库部分指纹图像第81-82页
 附录B BAC2005指纹库部分指纹图像第82-83页
 附录C CAS-PEAL_R1人脸库部分人脸图像第83-84页
 附录D BAC2005 FDIB_B人脸库部分人脸图像第84-85页
 附录E 第二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竞赛(BAC2005)评测结果第85-86页
 附录F 第二届中国生物特征识别竞赛(BAC2005)获奖情况第86-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氧预适应对大鼠移植肝脏肝窦内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国电视媒体功能失衡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