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概述 | 第9页 |
| ·钛基阳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电极材料的基本要求 | 第10页 |
| ·钛基金属氧化物阳极的分类 | 第10-11页 |
| ·钛基二氧化锰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钛基二氧化铅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 第13-14页 |
| ·新型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 第14页 |
| ·掺杂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 第14-15页 |
| ·钛基铂族系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脉冲电沉积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7-19页 |
| ·脉冲电沉积的发展 | 第17页 |
| ·脉冲电沉积的优点 | 第17-18页 |
| ·脉冲电镀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 ·脉冲电沉积贵金属 | 第18-19页 |
| ·脉冲电沉积普通金属以及合金 | 第19页 |
|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 | 第19页 |
| ·当前电沉积的热点 | 第19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19-20页 |
| ·创新与特色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 ·脉冲电沉积原理 | 第21-24页 |
| ·复合电沉积原理 | 第24-25页 |
| ·复合电沉积的条件 | 第24页 |
| ·复合电沉积的机理 | 第24-25页 |
|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25-29页 |
| ·基体钛的优点 | 第25-26页 |
| ·底层的选择 | 第26-27页 |
| ·掺杂颗粒的选择 | 第27-29页 |
| ·WC的性质 | 第27页 |
| ·聚苯胺性质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9-30页 |
| ·电解液组成及工艺参数 | 第30页 |
| ·工艺流程 | 第30-31页 |
| ·喷砂 | 第30页 |
| ·化学除油 | 第30页 |
| ·水洗 | 第30页 |
| ·酸浸蚀 | 第30页 |
| ·打底 | 第30-31页 |
| ·活性层镀液的配制 | 第31页 |
| ·复合阳极材料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 ·外观的检验 | 第31页 |
| ·结合力的检验 | 第31页 |
| ·沉积速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 ·稳态极化曲线的测定 | 第32页 |
| ·表面形貌观察及晶体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Pb-WC-PANI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35-47页 |
| ·导通时间对析氧动力学参数及阳极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 ·平均电流密度对析氧动力学参数及阳极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 ·PANI质量浓度对析氧动力学参数及阳极其它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 ·WC质量浓度对析氧动力学参数及阳极其他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几种阳极材料的性能比较 | 第47-61页 |
| ·不同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探讨 | 第47-53页 |
| ·稳态极化曲线 | 第47-48页 |
| ·Tafel曲线 | 第48-49页 |
| ·循环伏安曲线 | 第49-51页 |
| ·交流阻抗曲线(EIS) | 第51-53页 |
| ·表面形貌观察 | 第53-54页 |
| ·成分分析 | 第54-57页 |
| ·XRD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Pb-WC-PANI复合阳极材料在锌电积中的应用 | 第61-65页 |
| ·槽电压的测定 | 第61页 |
| ·电流效率的测定 | 第61-62页 |
| ·Pb-WC-PANI复合阳极材料的强化寿命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课题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