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股票期权的基本理论界定第11-22页
 一、股票期权的基本概念第11-14页
  (一) 股票期权和经理股票期权的概念第11-12页
  (二) 股票期权的基本要素第12-13页
  (三) 股票期权的特征第13-14页
 二、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一)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第14-15页
  (二) 委托代理理论第15-16页
  (三) 激励理论第16-17页
  (四) 风险理论第17页
  (五) 技术创新理论第17页
 三、股票期权与其他薪酬方式的优势对比分析第17-18页
 四、股票期权的效应分析第18-22页
  (一) 股票期权的正面效应第18-19页
  (二) 股票期权的负面效应与缺陷第19-22页
第二部分 股票期权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第22-31页
 一、模型的建立第22-29页
  (一) 基准情况:在没有税收的情况下最优股票期权的条件第23-25页
  (二) 在存在税收的情况下下最优股票期权的条件第25-29页
 二、结论第29-31页
第三部分 国外股票期权税收政策借鉴第31-36页
 一、美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借鉴第31-34页
  (一) 股票期权在美国的实施情况第31页
  (二) 美国实行股票期权的经济基础及效应分析第31-33页
  (三) 美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第33-34页
 二、其他典型国家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借鉴第34-35页
  (一) 法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借鉴第34页
  (二) 日本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借鉴第34-35页
 三、结论第35-36页
第四部分 我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分析第36-54页
 一、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情况第36页
 二、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必要性第36-38页
  (一) 股票期权是改善我国分配制度、重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需要第37页
  (二) 股票期权有利于造就企业家队伍第37页
  (三) 股票期权是缓解国有企业特殊代理风险的需要第37-38页
  (四) 股票期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第38页
 三、我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第38-40页
  (一) 关于员工股票期权所得征税问题第38页
  (二) 关于股票期权所得性质的确认及其具体征税规定第38-39页
  (三) 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境内外来源划分第39-40页
  (四) 关于征收管理第40页
 四、我国税收政策的缺位第40-45页
  (一) 对纳税人的规定不明确第40-41页
  (二) 对计税依据的规定不明确第41页
  (三) 对股票期权收益适用的税率不利于股票期权的发展第41-42页
  (四) 税法规定的纳税环节很不合理第42-43页
  (五) 税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发生的股票期权支出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第43页
  (六) 税法对股票期权所得来源地的规定不明确第43-44页
  (七) 税收征管有难度第44-45页
 五、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的税收政策方案第45-50页
  (一) 明确纳税义务人第45-46页
  (二) 明确计税依据第46-47页
  (三) 利用适当的税率优惠促进股票期权的发展第47-48页
  (四) 科学设定纳税环节第48页
  (五) 发生的股票期权支出在税前扣除金额和扣除期间的确定第48-49页
  (六) 明确收入来源地第49页
  (七) 股票期权的税收征管措施及对策第49-50页
 六、完善股票期权和税收政策的配套措施第50-54页
  (一) 公司法第50-51页
  (二)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第51-52页
  (三) 为股票期权的实施提供一个相对完善、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第52页
  (四) 加快经理人才市场的建设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用肌电图仪治疗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