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22页 |
第一部分:建国后毛泽东对革命的不当认识直接制约着转轨的完成 | 第22-29页 |
一、毛泽东对“革命”一词的泛化运用及“不断革命”理论的提出 | 第22-24页 |
二、毛泽东不断革命理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错误的理解 | 第24-27页 |
三、毛泽东不断革命理论对工作重心转轨带来的不良影响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之迷误从根本上规定着转轨的艰难 | 第29-37页 |
一、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迷误 | 第29-30页 |
二、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迷误 | 第30-32页 |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迷误 | 第32-35页 |
四、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迷误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加剧了工作重心转轨的艰难 | 第37-44页 |
一、追求国有化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 第38-40页 |
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 第40-42页 |
三、民主法制不健全,缺乏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国际大环境及党的不当应对使得转轨更加艰难 | 第44-51页 |
一、复杂的国际形势及中共中央的不当应对导致中国由建设转向备战 | 第44-45页 |
二、恶劣的国际环境加剧了党的“左”倾错误 | 第45-47页 |
三、国际环境促成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的错误升级 | 第47-48页 |
四、国际环境加剧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 | 第48-51页 |
结语:艰难转轨的历史启示 | 第51-55页 |
注释 | 第55-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