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农民增收困难,依靠农业增收潜力不大 | 第10页 |
·发展道路不同,形成明显农村经济区域差异 | 第10-11页 |
·城乡差异巨大,成为未来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 第11页 |
·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势”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 | 第11-12页 |
·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 第12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文框架 | 第14-27页 |
·关于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水平及发展演变的研究 | 第14-16页 |
·对全国农民收入差异的研究 | 第14-15页 |
·对单个省市农民收入差异的研究 | 第15-16页 |
·对区域间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形成原因的研究 | 第16-18页 |
·定性研究 | 第16-17页 |
·定量分析 | 第17-18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8-22页 |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海外学者对中国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研究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22-25页 |
·研究脉络 | 第22-23页 |
·研究模式与方法 | 第23页 |
·已有工作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26页 |
·数据来源与技术支持 | 第26-27页 |
3 农民收入增长及总体差异变化 | 第27-34页 |
·相关概念 | 第27-29页 |
·收入指标 | 第27-28页 |
·反映差异的指标 | 第28-29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及其不平衡状况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 | 第29-31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平衡状况变化 | 第31页 |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 第31-34页 |
·收入结构的变化 | 第31-32页 |
·主要来源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的变化 | 第32-34页 |
4 农民收入的区域间差异 | 第34-49页 |
·区域层次的选择、衡量的指标 | 第35-38页 |
·区域的划分 | 第35页 |
·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 第35-38页 |
·农民收入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第38-46页 |
·省际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异 | 第38-39页 |
·省际间农民收入格局的变化 | 第39-41页 |
·三大地带间农民收入差异 | 第41-44页 |
·东部地区内农民收入水平差异分析 | 第44-46页 |
·收入来源结构对区域差异的影响 | 第46-49页 |
·东中西三大区农民收入结构及主要收入来源对区域差异的贡献 | 第46-48页 |
·主要收入来源对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贡献的变化 | 第48-49页 |
5 城乡收入差异与农民收入 | 第49-59页 |
·城乡收入差异及其衡量指标 | 第49-50页 |
·城乡收入差异的总体变化 | 第50-52页 |
·城乡收入水平差异的变化 | 第50-52页 |
·城乡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 | 第52页 |
·城乡收入差异的区域性特征 | 第52-57页 |
·城乡收入差异的区域间比较 | 第53-55页 |
·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异的变化趋势 | 第55-56页 |
·农民收入与城乡收入差异水平的空间祸合 | 第56-57页 |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与城乡收入差异的效应评价 | 第57-59页 |
·差异产生的客观性 | 第57页 |
·差异的合理性评价 | 第57-58页 |
·城乡收入差异的效应 | 第58-59页 |
6 农民收入的区域间差异的产生原因分析 | 第59-63页 |
·农村发展的地域分异 | 第60-61页 |
·城乡关系与农民收入 | 第61-63页 |
7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的变化趋势及政策导引 | 第63-75页 |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63-72页 |
·国内对农民收入差异倒“U”形假说的检验 | 第63-65页 |
·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变化的动力因素分析 | 第65-67页 |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67-70页 |
·未来的农民收入差异及区域格局演变 | 第70-72页 |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因素评价 | 第72-75页 |
·政策因素与收入差异变化分析 | 第72页 |
·影响农民增收的政策障碍分析 | 第72-74页 |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导向的变化 | 第74-75页 |
8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5-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5-77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7-7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