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法的历史沿革 | 第1-10页 |
1、礼法来源及荀子的看法 | 第5-8页 |
2、时代对礼法的要求 | 第8-10页 |
二、隆礼重法的礼法观 | 第10-18页 |
1、以“义”为核心的隆礼重法观的内容及其作用 | 第11-15页 |
2、法生于礼、出礼入法即礼比法大的礼法关系 | 第15-18页 |
三、隆礼重法的理论依据 | 第18-26页 |
1、荀子礼法观的理论背景 | 第19-21页 |
2、人“伪”可善的性恶论 | 第21-24页 |
3、天人相分又相合的自然观及认识论 | 第24-26页 |
四、荀子礼法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26-31页 |
1、以“义”为核心的隆礼重法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26-28页 |
2、出礼入法、礼比法大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33页 |
原创性声明 | 第33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