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热流固耦合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7-8页 |
·普遍性 | 第7页 |
·动态性 | 第7-8页 |
·基础性 | 第8页 |
·多学科交叉性 | 第8页 |
·流固与热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流固耦合研究方面 | 第8-9页 |
·热流固耦合研究方面 | 第9页 |
·裂隙岩体渗流分析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讨论了热流固耦合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建立了非完全热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 | 第12页 |
·对热流固耦合模型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 | 第12页 |
·运用ABAQUS 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实例分析 | 第12页 |
·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流固、热流固模型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 第13-26页 |
·宏观连续介质法 | 第13-17页 |
·有效应力原理 | 第17页 |
·虚位移原理 | 第17-19页 |
·本构方程 | 第19-23页 |
·本构方程的表达式 | 第19-21页 |
·固相岩石所采用的扩展的Drucker-Prager 弹塑性模型 | 第21-23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流固、热流固耦合基本方程 | 第26-44页 |
·流固耦合渗流模型 | 第26-36页 |
·建立动力固结总控制方程 | 第26-32页 |
·建立有效应力分析基本方程 | 第32-35页 |
·用矩阵表示的Biot 三维固结方程 | 第35-36页 |
·平面应变条件下Biot 固结分析基本方程 | 第36页 |
·热流固耦合渗流模型 | 第36-42页 |
·流体耦合渗流方程 | 第36-37页 |
·岩石变形耦合方程 | 第37-39页 |
·热应力方程 | 第39-42页 |
·边界条件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流固、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 第44-53页 |
·平面应变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方程 | 第45-49页 |
·平面应变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方程各元素的计算 | 第49-53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53-80页 |
·工程概况 | 第53-55页 |
·水文气象条件 | 第5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53-54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54-55页 |
·工程特点及施工方案的选择 | 第55-57页 |
·工程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第57-58页 |
·监测项目 | 第57页 |
·测点布置 | 第57-58页 |
·开挖模拟理论 | 第58-60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0-63页 |
·三种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开挖完成以后岩体的塑性区 | 第63-64页 |
·拱顶沉降值分析 | 第64-65页 |
·边墙收敛值分析 | 第65-67页 |
·衬砌弯矩值分析 | 第67-68页 |
·流固耦合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第68-80页 |
·流固耦合排水工况下各开挖步对应的围岩破坏区 | 第68-70页 |
·排水压力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 第70-71页 |
·拱顶沉降值及拱底隆起值随开挖时间的变化曲线 | 第71-73页 |
·超静水压力及流速分析 | 第73-76页 |
·围岩参数对开挖的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不同渗流控制方案分析 | 第78-8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建议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建议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