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引言 | 第7页 |
·极限平衡法的发展概况 | 第7-12页 |
·二维极限平衡法发展概况 | 第7-9页 |
·三维边坡稳定分析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三维极限平衡法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临界滑动面的搜索 | 第12-13页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三维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 | 第16-45页 |
·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三维极限平衡条分法的基本假设和公式表达 | 第18-31页 |
·3D-Bishop 法 | 第18-21页 |
·3D-Janbu 法 | 第21-31页 |
·三维极限平衡法复杂问题分析及程序实现技术 | 第31-45页 |
·孔隙水压力问题 | 第31-32页 |
·地震作用的影响 | 第32页 |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 | 第32-33页 |
·考虑土的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33-36页 |
·临界滑动面形状问题 | 第36页 |
·安全系数多个极小值问题 | 第36-37页 |
·土条底部穿过土层分界线c、φ的计算 | 第37页 |
·搜索临界滑动面技术 | 第37-39页 |
·程序基本结构及主程序框图 | 第39-45页 |
第三章 复杂条件下两种极限平衡方法的应用研究 | 第45-59页 |
·概述 | 第45页 |
·程序验证 | 第45-48页 |
·简单均质土坡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 第48-49页 |
·成层土土坡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 第49-51页 |
·土层分布上软下硬 | 第49-51页 |
·土层分布上硬下软 | 第51页 |
·垂直荷载作用位置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地下水位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各向异性、非线性强度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4-57页 |
·算例证明 | 第55-5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56-57页 |
·护坡的合理形式探讨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土坡三维临界滑动面的粒子群优化搜索技术 | 第59-67页 |
·引言 | 第59页 |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9-61页 |
·临界滑动面的PSO 搜索技术 | 第61-63页 |
·PSO 参数的选择 | 第61页 |
·粒子约束范围 | 第61-62页 |
·适应度函数的构造 | 第62-63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63页 |
·工程实例 | 第63-66页 |
·算例4.1:单层均质土坡 | 第63-65页 |
·算例4.2:成层土及有地下水的土坡 | 第65-6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66-67页 |
第五章 饱和—非饱和土土坡稳定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 第67-82页 |
·引言 | 第67页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基本理论 | 第67-71页 |
·破坏准则 | 第67-68页 |
·非饱和土扩展的Mohr—Coulomb 破坏准则 | 第68-69页 |
·抗剪强度公式 | 第69-71页 |
·非饱和土坡极限平衡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探讨 | 第71-76页 |
·饱和——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的合理配套使用 | 第71页 |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 第71-72页 |
·抗剪强度参数 | 第72-74页 |
·吸力的初始分布 | 第74-75页 |
·φ和基质吸力的关系 | 第75-76页 |
·土坡稳定允许安全系数 | 第76页 |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参数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8页 |
·地下水位变化对饱和——非饱和土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上下游水位变化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5页 |
·基本结论 | 第82-84页 |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