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第Ⅴ族元素有机化合物论文--磷有机化合物论文

亚氨基二乙酸及草甘膦合成新工艺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概述第10-15页
   ·引言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1-12页
   ·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酸、双甘膦和草甘膦的物化性质第12-15页
     ·羟基乙腈第12-13页
     ·IDA的物化性质第13页
     ·双甘膦的物化性质第13-14页
     ·草甘膦的物化性质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3页
   ·IDA合成第15-22页
     ·氯乙酸法第15-17页
       ·氯乙酸-甘氨酸法第15页
       ·氨代氯乙酸法第15-16页
       ·肼胞二乙酸法第16页
       ·氮川三乙酸法第16-17页
     ·氰氢酸直接合成法第17-18页
     ·二乙醇胺脱氢氧化法第18-21页
       ·二醇胺脱氢氧化反应体系组成第19页
       ·脱氢氧化反应操作条件第19页
       ·脱氢氧化反应催化剂第19-21页
     ·单乙醇胺法第21页
     ·小结第21-22页
   ·IDA分离、分析方法第22-24页
     ·IDA分离方法第22页
     ·IDA分析方法第22-24页
       ·化学滴定法第22-23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第23-24页
       ·色谱法第24页
       ·小结第24页
   ·草甘膦合成第24-31页
     ·氯甲基膦酸法(压力法)第24-25页
     ·氯乙酸法第25页
     ·甘氨酸法第25-28页
     ·氮川三乙酸(NTA)法第28页
     ·IDA法第28-29页
     ·脱氢氧化法第29-30页
     ·其它方法第30页
     ·小结第30-31页
   ·草甘膦的分析方法第31-33页
     ·色谱分析法第31-32页
       ·薄层分析法第31页
       ·气相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法第31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1-32页
     ·化学分析法第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研究方案及反应机理第33-43页
   ·IDA部分第33-36页
     ·IDA合成路线选择第33页
     ·羟基乙腈法合成IDA新工艺第33-36页
       ·IDA合成反应机理第33-35页
       ·IDA合成工艺优化第35页
       ·IDA分离纯化、精制第35-36页
       ·IDA的分析第36页
   ·二乙醇胺脱氢氧化法制IDA第36-40页
     ·二乙醇胺催化脱氢机理第36-37页
     ·影响因素研究第37页
     ·产物处理第37页
     ·产品精制、含量分析第37-38页
     ·催化剂再生研究第38-40页
       ·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第38-39页
       ·再生工艺的选择第39页
       ·再生工艺的优化第39页
       ·再生性能考察第39-40页
   ·草甘膦部分第40-43页
     ·草甘膦合成路线选择第40页
     ·草甘膦合成反应机理第40-42页
       ·合成路线第40页
       ·合成机理讨论第40-42页
     ·双甘膦、草甘膦精制第42页
     ·草甘膦分析第42-43页
第四章 实验与讨论第43-70页
   ·主要原料及仪器第43-44页
   ·羟基乙腈法合成IDA第44-50页
     ·实验操作第44-45页
       ·氨解反应第44-45页
       ·水解反应第45页
       ·酸化第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阻聚剂的用量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5-46页
       ·氨解温度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6-47页
       ·氨解反应保温时间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7-48页
       ·水解反应温度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8-49页
       ·氢氧化钠浓度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9页
       ·氢氧化钠用量对IDA收率的影响第49-50页
     ·产品分析第50页
   ·二乙醇胺脱氢氧化法合成IDA研究第50-55页
     ·实验操作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5页
       ·催化剂种类影响第51-52页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2-53页
       ·体系压力的影响第53页
       ·催化剂加入方式的影响第53-54页
       ·脱氢反应机理讨论第54-55页
   ·催化剂再生研究第55-59页
     ·实验操作第55-56页
       ·酸洗第55页
       ·溶焦第55页
       ·还原第55页
       ·再生效果考察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不同洗涤剂的再生效果第56页
       ·不同有机溶剂的再生效果第56-57页
       ·还原再生效果第57-58页
       ·甲酸浓度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再生稳定性第59页
   ·新工艺与二乙醇胺脱氢法生产IDA技术经济评价第59-60页
     ·技术评价第59-60页
     ·经济评价第60页
   ·双甘膦(PMIDA)合成第60-66页
     ·实验操作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6页
       ·投料方式对双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1-62页
       ·盐酸用量双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2-63页
       ·三氯化磷用量对双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3-64页
       ·甲醛用量对双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4-65页
       ·保温时间对双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5-66页
     ·产品分析第66页
   ·草甘膦(PMG)合成第66-70页
     ·实验操作第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69页
       ·双氧水用量对草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7-68页
       ·氧化温度对草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8-69页
       ·保温时间对草甘膦收率的影响第69页
     ·产品分析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2页
   ·羟基乙腈法合成IDA第70页
   ·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反应制备IDA研究第70-71页
   ·双甘膦合成第71页
   ·草甘膦的合成第71页
   ·研究生期间其它研究工作第71页
   ·发表论文第71-72页
附录一 亚氨基二乙酸红外谱图第72-73页
附录二 双甘膦红外谱图第73-74页
附录三 草甘膦红外谱图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量范畴语义模型初探
下一篇:基于蓝牙的嵌入式心电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