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1页 |
·课题的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中的调用技术 | 第9-13页 |
·构件对象与接口 | 第9-10页 |
·构件对象模型中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 第10-11页 |
·构件对象模型中的消息传递机制 | 第11-12页 |
·进程内和进程间构件的调用过程 | 第12-13页 |
·分布式构件技术概况 | 第13-19页 |
·CORBA | 第13-15页 |
·DCOM | 第15-17页 |
·EJB | 第17-18页 |
·UNO | 第18-19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构件调用技术研究 | 第21-37页 |
·TH_CORE 构件平台概况 | 第21-25页 |
·TH_CORE 构件平台特性 | 第21-22页 |
·对TH_CORE 的中的构件和接口进行定义和语言绑定 | 第22-25页 |
·TH_CORE 调用技术中的代理和存根 | 第25-27页 |
·TH_CORE 运行平台 | 第27-34页 |
·定位和加载TH_CORE 构件 | 第27-29页 |
·IChannel 接口定义 | 第29-31页 |
·通过IChannel 接口实现进程间数据传输 | 第31-34页 |
·TH_CORE 支持的多种传输方式 | 第34-37页 |
第3章 TH_CORE 中事件模型的设计和实现 | 第37-57页 |
·基于事件的中间件系统 | 第37-38页 |
·可连接对象模型 | 第38-47页 |
·可连接对象的工作机制 | 第38-39页 |
·可连接对象的结构和接口定义 | 第39-42页 |
·事件的定义和触发 | 第42-44页 |
·事件的处理与注册 | 第44-46页 |
·改进可连接对象模型 | 第46-47页 |
·在可连接对象基础上设计TH_CORE 事件模型 | 第47-57页 |
·扩展事件模型的功能 | 第47-48页 |
·复合事件的识别 | 第48页 |
·TH_CORE 事件模型 | 第48-52页 |
·事件的表示和订阅 | 第52-57页 |
第4章 事件机制的应用 | 第57-67页 |
·反射式中间件 | 第57-58页 |
·PURPLE | 第58-59页 |
·PURPLE 中环境监测的实现 | 第59-67页 |
·PURPLE 环境监测模型 | 第59-60页 |
·Probe 构件描述 | 第60-62页 |
·Event Container 构件描述 | 第62-63页 |
·数据传输协议 | 第63-64页 |
·配置文件描述 | 第64页 |
·工作流程描述 | 第64-67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
声明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