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摘要 | 第1-12页 |
绪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金融业跨境并购的实证考察 | 第15-37页 |
第一节 全球五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在其中的表现 | 第15-20页 |
一、第一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的表现 | 第15-16页 |
二、第二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的表现 | 第16-17页 |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的表现 | 第17-18页 |
四、第四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的表现 | 第18页 |
五、第五次并购浪潮及金融业的表现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金融业跨境并购的近期表现 | 第20-25页 |
一、全球并购加快节奏,银行保险主导2003年全球并购交易 | 第20-22页 |
二、美洲银行业再举收购旗,出击欧洲银行业 | 第22-23页 |
三、2004年以来金融业跨境并购的新发展 | 第23-25页 |
第三节 亚洲金融业跨境并购的形势分析 | 第25-27页 |
一、亚洲企业跨境并购态势 | 第25-26页 |
二、亚洲金融业跨境并购的特点和趋势 | 第26-27页 |
第四节 我国跨境并购的实证考察 | 第27-37页 |
一、我国企业参与跨境并购的趋势和潜力 | 第27-29页 |
二、我国企业跨境并购的主要形式 | 第29页 |
三、吸收跨境并购的有关问题 | 第29-31页 |
四、我国企业的境外并购 | 第31-32页 |
五、国内企业产生的“跨境并购” | 第32-33页 |
六、我国外资并购的新发展 | 第33-35页 |
七、外资并购法规的日趋完善 | 第35-37页 |
第二章 跨境并购的基本法律问题 | 第37-67页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37-43页 |
一、并购的概念阐释 | 第37-39页 |
二、并购的动因 | 第39-41页 |
三、并购的分类 | 第41-43页 |
第二节 跨境并购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43-47页 |
一、跨境并购的概念阐释 | 第43-44页 |
二、跨境并购的主体及范围 | 第44页 |
三、跨境并购的分类 | 第44-47页 |
第三节 跨境并购在我国的新发展及对现行法律的冲击 | 第47-55页 |
一、关于股权并购方式的探讨 | 第47-49页 |
二、国资并购的障碍 | 第49-50页 |
三、关于企业跨境并购中的土地使用权 | 第50-52页 |
四、上市公司并购法律机制 | 第52-54页 |
五、关于要约收购有关法律问题 | 第54-55页 |
第四节 金融业跨境并购的法律问题 | 第55-67页 |
一、金融业跨境并购的特殊性 | 第55-56页 |
二、金融业跨境并购的宏观背景 | 第56-58页 |
三、金融业跨境并购的内在导因 | 第58-62页 |
四、金融业跨境并购的基本特征 | 第62-67页 |
第三章 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的比较研究 | 第67-91页 |
第一节 美国(金融业)跨境并购相关法律制度研究 | 第67-73页 |
一、美国的企业并购立法管制 | 第67页 |
二、美国主要金融立法对外资并购的加强管制 | 第67-71页 |
三、美国放松跨境并购管制的有关法律举措 | 第71页 |
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并购的影响 | 第71-73页 |
第二节 欧洲(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制度研究 | 第73-76页 |
一、欧盟企业并购的法律管制 | 第73-74页 |
二、欧盟近期有关法律修改对并购的影响 | 第74-76页 |
三、欧盟对金融并购法律的发展及对金融业并购的影响 | 第76页 |
第三节 日本(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 | 第76-82页 |
一、日本国内对并购态度的转变 | 第77-78页 |
二、日本对跨境并购的管理 | 第78页 |
三、管制并购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78-80页 |
四、日本相关立法对我国跨境并购法律的有益借鉴 | 第80-82页 |
第四节 韩国(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 | 第82-83页 |
一、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 第82页 |
二、对企业联合的管制 | 第82页 |
三、其他经济力量集中的管制规定 | 第82-83页 |
四、韩国企业并购的管理机构 | 第83页 |
第五节 企业跨境并购的国际法律协调 | 第83-88页 |
一、企业跨境并购国际法律协调的必要性 | 第83-85页 |
二、各国的双边与多边法律协调 | 第85-86页 |
三、WTO框架下对跨境并购的国际协调与管制 | 第86-88页 |
四、全球共同立法的建议 | 第88页 |
第六节 (金融业)跨境并购中双方权利义务研究 | 第88-91页 |
第四章 金融业跨境并购在我国的实证分析 | 第91-117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跨境并购概况 | 第91-102页 |
一、监管政策与法律的近期变化 | 第91-92页 |
二、境外金融机构的国内并购 | 第92-94页 |
三、境内金融机构的海外并购 | 第94-95页 |
四、国内金融业并购的形势 | 第95-98页 |
五、我国金融跨境并购态势的原因分析 | 第98-99页 |
六、我国国内金融并购与国外金融并购的比较 | 第99-102页 |
第二节 我国国内银行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相关法律问题 | 第102-106页 |
一、关于战略投资者 | 第102-103页 |
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 第103页 |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 第103-104页 |
四、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 | 第104-106页 |
第三节 国内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海外分支机构的影响 | 第106-111页 |
一、相关规定及其影响 | 第106-110页 |
二、通知要求及其他报告义务 | 第110-111页 |
第四节 我国金融业参与跨境并购的必要性 | 第111-113页 |
一、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 第111-112页 |
二、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 | 第112页 |
三、学习借鉴国际金融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 第112页 |
四、增强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 第112-113页 |
五、提高我国金融业科技开发运用水平 | 第113页 |
第五节 中国金融业参与跨境并购的基本思路 | 第113-117页 |
一、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健全金融市场体系 | 第113-114页 |
二、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 第114页 |
三、大力开展金融管理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 第114-115页 |
四、发展投资银行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 第115页 |
五、加强经济金融法制建设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我国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构想 | 第117-135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外资并购法律框架 | 第117-121页 |
一、2000年之前的主要外资并购法律规定 | 第117-118页 |
二、2000年至2002年间主要外资并购法律规定 | 第118-120页 |
三、2003年后主要的外资并购政策及突破 | 第120-121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并购法律框架 | 第121-123页 |
一、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金融并购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完善 | 第121页 |
二、近期主要相关金融并购法规 | 第121-123页 |
第三节 构建我国金融跨境并购法律的构想 | 第123-128页 |
一、构建跨境并购法律体系概述 | 第123-124页 |
二、对《公司法》的修改建议 | 第124-125页 |
三、建立事前申报制度及申报程序 | 第125-128页 |
第四节 反垄断法对跨境并购行为的规制及对我国出台反垄断法的建议 | 第128-135页 |
一、反垄断法与跨境并购行为的关系 | 第128-129页 |
二、并购行为对竞争的限制 | 第129-131页 |
三、各国对跨境并购进行规制的反垄断经验 | 第131-132页 |
四、运用反垄断法规制企业跨境并购行为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0页 |
后记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