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龙芯2 号系统性能与TLB | 第9-11页 |
·软TLB 简介 | 第11页 |
·多页技术简介 | 第11-12页 |
·软TLB 和多页技术在龙芯上实现的意义 | 第12页 |
·论文组织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龙芯2 号的内存管理与TLB | 第15-21页 |
·龙芯2 号的MMU | 第15-18页 |
·龙芯2 号的TLB 的特点 | 第16-17页 |
·龙芯2 号的MMU 控制寄存器 | 第17-18页 |
·龙芯2 号的MMU 控制指令 | 第18页 |
·龙芯2 号的地址转译过程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Linux 内存管理子系统 | 第21-33页 |
·Linux 下进程的地址空间 | 第21-22页 |
·Linux 下描述进程地址空间的数据结构 | 第22-25页 |
·Linux 下线性空间的建立、分配和释放 | 第25-29页 |
·匿名页、页缓冲区、写时复制策略 | 第25-26页 |
·线性空间的建立 | 第26-27页 |
·物理内存的分配 | 第27-28页 |
·线性空间的释放与修改 | 第28-29页 |
·页的换入与换出 | 第29页 |
·Linux 内存管理子系统的结构图 | 第29页 |
·TLB 重载入异常处理函数和其他TLB 相关函数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软TLB | 第33-37页 |
·软TLB 的原理 | 第33-34页 |
·软TLB 在Linux 下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多页技术 | 第37-47页 |
·页大小对Linux 操作系统的影响 | 第37-38页 |
·多页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38-45页 |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39页 |
·不同大小页在Linux 中的描述 | 第39-41页 |
·线性空间的建立 | 第41-42页 |
·页的分配 | 第42-44页 |
·页的释放,属性的修改与页的降解 | 第44页 |
·用户可控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性能评测与分析 | 第47-55页 |
·测试集的介绍 | 第47-48页 |
·SPEC2000 | 第47页 |
·dbench | 第47页 |
·LMbench | 第47-48页 |
·软TLB 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8-50页 |
·多页系统的性能 | 第50-54页 |
·多种页系统对SPEC2000 的影响 | 第50-52页 |
·多页系统对文件系统的影响 | 第52-53页 |
·页系统多于多进程的影响 | 第53页 |
·多页对系统延时的影响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5-5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5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