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23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23-3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 ·国内外关于奥运影响研究的现状 | 第25-30页 |
|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 第2章 关于 CGE 模型的文献综述 | 第32-62页 |
| ·CGE 模型理论、特点及应用 | 第32-47页 |
| ·CGE 模型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 | 第32-34页 |
| ·CGE 模型的特点及分类 | 第34-36页 |
| ·CGE 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宏观闭合 | 第36-39页 |
| ·国家 CGE 模型和区域 CGE 模型 | 第39-40页 |
| ·CGE 模型建模及应用的一般过程 | 第40-41页 |
| ·CGE 模型的优势及局限性 | 第41-44页 |
| ·CGE 模型的应用领域 | 第44-45页 |
| ·国内开展的 CGE 模型应用研究 | 第45-47页 |
| ·CGE 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 第47-54页 |
| ·气候变化政策分析 | 第47-49页 |
| ·污染控制政策分析 | 第49-51页 |
|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 ·环境质量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 ·其它应用 | 第53-54页 |
| ·将环境行为纳入一般均衡框架 | 第54-59页 |
| ·环境-经济的相互作用 | 第55-56页 |
|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污染控制的反应 | 第56-59页 |
| ·小结 | 第59页 |
| ·CGE 模型在环境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 第59-62页 |
| 第3章 一个环境经济动态区域 CGE 模型—REECGE | 第62-96页 |
| ·生产模块 | 第63-66页 |
| ·部门产出 | 第63-64页 |
| ·要素需求 | 第64-65页 |
| ·中间投入品需求 | 第65-66页 |
| ·贸易模块 | 第66-73页 |
| ·进口及调入 | 第66-69页 |
| ·出口及调出 | 第69-73页 |
| ·收入支出模块 | 第73-77页 |
| ·要素收入 | 第73页 |
| ·企业的收入支出 | 第73-74页 |
| ·居民户的收入支出 | 第74-75页 |
| ·政府的收入支出 | 第75-76页 |
| ·地区收入 | 第76-77页 |
| ·投资模块 | 第77页 |
| ·污染治理模块 | 第77-80页 |
| ·福利模块 | 第80-81页 |
| ·均衡模块 | 第81-83页 |
| ·商品市场出清 | 第81页 |
| ·劳动力市场出清 | 第81-82页 |
| ·资本市场出清 | 第82页 |
| ·政府预算平衡 | 第82页 |
| ·国际收支平衡 | 第82页 |
| ·外省收支平衡 | 第82-83页 |
| ·储蓄投资平衡 | 第83页 |
| ·闭合规则 | 第83-84页 |
| ·动态机制 | 第84-85页 |
| 附录 3.1 REECGE 模型方程、变量和参数统计 | 第85-89页 |
| 附录 3.2 REECGE 模型各模块中方程、变量和参数的数量 | 第89-90页 |
| 附录 3.3 REECGE 模型变量表 | 第90-93页 |
| 附录 3.4 REECGE 模型参数表 | 第93-96页 |
| 第4章 REECGE 模型的数据基础、参数率定和求解 | 第96-138页 |
| ·北京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 第97-125页 |
| ·社会核算矩阵概述 | 第97-98页 |
| ·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的典型结构 | 第98-100页 |
| ·北京市宏观 SAM(2000 年)的编制 | 第100-105页 |
| ·北京市分解 SAM(2000 年)的编制 | 第105-125页 |
| ·参数率定 | 第125-135页 |
| ·参数的校准 | 第125-128页 |
| ·外生参数的确定 | 第128-135页 |
| ·程序表达和模型求解 | 第135-138页 |
| 第5章 奥运投资对北京市的环境与经济影响分析 | 第138-180页 |
| ·基准投资情景和奥运投资情景的设定 | 第138-144页 |
| ·基准投资情景的设定 | 第138-140页 |
| ·奥运投资情景的设定 | 第140-144页 |
| ·奥运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144-164页 |
| ·宏观影响分析 | 第144-149页 |
| ·部门影响分析 | 第149-164页 |
| ·奥运投资对北京市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 第164-172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172-1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80-185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80-183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183-1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5-196页 |
| 致谢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