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乐死
前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安乐死的历史发展 | 第8-16页 |
第一节 安乐死的历史起源 | 第8-9页 |
第二节 外国安乐死运动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3页 |
第三节 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安乐死基本问题概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安乐死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安乐死的基本种类划分 | 第18-20页 |
一、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 | 第18-19页 |
二、自愿安乐死与非自愿安乐死 | 第19页 |
三、广义安乐死、中义安乐死与狭义安乐死 | 第19页 |
四、自杀安乐死和助杀安乐死 | 第19-20页 |
五、模仿自然安乐死和加速安乐死 | 第20页 |
第三节 安乐死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20-23页 |
一、安乐死与帮助自杀 | 第20-21页 |
二、安乐死与尊严死 | 第21页 |
三、安乐死与故意杀人行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安乐死合法化的基本分析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安乐死合法化的反对意见及其批判 | 第23-26页 |
一、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 | 第23-24页 |
二、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 | 第24-26页 |
三、安乐死合法化的必然 | 第26页 |
第二节 安乐死合法化面临的困难 | 第26-32页 |
一、“不治之症”标准的认定 | 第27-28页 |
二、“自愿”真实性的认定 | 第28-29页 |
三、死亡标准的认定 | 第29-30页 |
四、“痛苦不堪”的认定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安乐死的立法构想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安乐死的立法建议 | 第32-36页 |
一、实体要件 | 第32-35页 |
二、程序要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对非法安乐死行为的处罚 | 第36-38页 |
一、一般的非法安乐死 | 第36-37页 |
二、特殊的非法安乐死 | 第37-38页 |
第三节 目前阶段解决安乐死问题的设想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